自闭症最新8大研究发现:产后多久再怀孕,宝宝易患自闭症?( 二 )


过去十年中 ,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数百种可能影响大脑发育 , 从而增加自闭症风险的基因变异 , 但这些变异主要来自直接编码蛋白质的DNA中 。
此外 , 科学家一直试图在患者个体基因组中发现如何自发产生突变 , 而非从父母中寻找遗传突变 。
论文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遗传学家乔纳森·赛博特说:“基因组中只有2%由蛋白质编码基因组成 , 那些被称为‘垃圾’DNA的非编码部分 , 迄今在自闭症研究中一直被忽视 。 ”
赛博特团队对能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DNA部分特别感兴趣 , 他们研究了来自829个家庭的全基因组序列 , 包括自闭症个体、其没有患自闭症的兄弟姐妹和他们的父母 。
评估个体非编码区DNA碱基变化带来的影响非常困难 , 因此 , 研究团队选择了所谓的大序列DNA结构变体作为考察对象 。 每个人在其基因组中仅有数千个结构变异 , 这样就缩小了分析范围 , 仅需要检查一小部分基因结构变体即可 。
他们查找了一般人群变异少于预期的区域 , 包括在脑发育过程中负责调节基因活性并启动基因转录的位点 , 然后 , 通过检查父母对自闭症和非自闭症儿童的影响模式 , 检查这些区域的结构变体是否与自闭症有关 。
研究人员发现 , 父亲传递了超过50%的变体 , 这表明自闭症儿童可能遗传了父亲而不是母亲的风险变异 。 为验证这个结果 , 赛博特团队随后测试了另外1771个家庭的样本 , 再次验证了上述结论 。
对此 , 斯波坎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和计算生物学家露西卡·佩西欧托认为:“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 , 虽然有挑战性 , 但让我们思考自闭症遗传学的不同成因 , 这是对该领域的巨大贡献 。 ”
自闭症最新8大研究发现:产后多久再怀孕,宝宝易患自闭症?
文章图片
04
孩子的坏脾气可能是面包的错
一个男孩小时候开始 , 只要是发烧就要大哭大闹 , 脾气一直很大 。 长大一点后 , 发烧时 , 夜里会自己下床满屋子跑 , 说做了可怕的梦 。
儿科医生给他开出了抗过敏的“氯雷他定” , 结果正赶上孩子又感冒发烧 , 吃了药之后的一夜居然没再折腾 。
之后再遇到如此情况 , 都是这个药帮了忙 。 为什么用抗过敏药居然能把精神问题渐渐解决了?
研究发现 , 孩子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马虎 , 脾气暴躁甚至儿童抑郁症、自闭症 , 都和食物过敏有关系 , 其中就有面包馒头中含有的麦麸 , 是它使过敏者不开心 。
麦麸是小麦中的一种复合蛋白质 , 我们爱吃的柔软有嚼劲的面包 , 都有麦麸的功劳 , 俗称为“面筋” 。 它由麦麸质和麦醇溶蛋白组成 , 麦醇溶蛋白由12种较小的单位构成 , 其中任何一种都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炎症 。
对麦麸过敏的人 , 吃了含有麦麸的小麦制品后 , 身体内的抗体水平会升高 。 抗体和麦麸中引起过敏的成分结合之后 , 一类特殊免疫细胞中特定的基因就被激活 , 一旦这些基因被激活 , 炎症因子聚集起来 , 就会攻击大脑 , 使大脑功能失调 , 性格的变化就是大脑功能失调的结果 。 也就是说 , 很多人的性格异常 , 很可能是因为食物中含有麦麸 , 吃了这些有嚼劲的面包 。
自闭症最新8大研究发现:产后多久再怀孕,宝宝易患自闭症?
文章图片
05
1岁就看电子屏幕男孩自闭风险高
近期 , 日本山梨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医学系的研究小组在《美国医学会儿科》杂志发表的学术论文报告 , 男孩在1岁时收看和接触电视和数字视频光盘(DVD)等数字画面屏幕时间越长 , 3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概率越高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