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听健康|有糖尿病的人,一到傍晚血糖就高,不吃晚餐也降不下来是为啥?


天天听健康|有糖尿病的人,一到傍晚血糖就高,不吃晚餐也降不下来是为啥?
文章图片
天天听健康|有糖尿病的人,一到傍晚血糖就高,不吃晚餐也降不下来是为啥?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健康】
有糖尿病的张先生最近发现 , 每天晚餐前测量的血糖都比白天高出不少 , 不知道晚饭还该不该吃?与张先生情况类似 , 一些人即使不吃晚餐 , 从傍晚起直到睡前甚至到半夜 , 血糖也处于较高水平 , 从而导致了第二天早晨的空腹血糖也不断升高 ,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研究发现 , 这种情况是由糖尿病“黄昏现象”所致 , 临床统计显示:在有2型糖尿病的人群中 , 三分之一的人会发生“黄昏现象” 。
所谓“黄昏现象”是指在傍晚晚餐前血糖较之前有明显的升高 , 由此导致了晚餐后血糖升高幅度增大 , 并引起夜间血糖升高 , 延续引起空腹血糖升高 , 进而提高了全天血糖水平 , 大大增加了控制血糖的难度 。
研究发现:人体生理节律是导致“黄昏现象”的主要原因 , 众所周知血糖在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作用下才不会出现高血糖;实际上 , 在机体调节血糖的过程中 , 还有肾脏等分泌的升糖激素参与其中 。
简单地说 , 升糖激素与胰岛素作用相反 , 是确保机体不发生低血糖的一种机制 , 二者都随人体生理节律在清晨和傍晚出现两次分泌高峰 , 但由于有糖尿病的人胰岛细胞受损无法在傍晚时增加分泌量 , 升糖激素的作用被放大 , 便导致了傍晚晚餐前血糖大幅升高 。
这便是张先生等人遇到血糖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 那么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发生了“黄昏现象”呢?可以通过几个时间点的血糖对比来判断 , 比如:

  • 晚餐后血糖比午餐后血糖高1.267mmol/L以上时 , 提示可能发生了“黄昏现象”
  • 晚餐前血糖比午餐前血糖高2.72mmol/L以上时 , 基本可以判断发生了“黄昏现象”
研究证实:存在“黄昏现象”的人 , 糖化血红蛋白会有0.4%的升高 , 全天血糖平均水平会有0.9mmol/L的升高 , 可见对血糖控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 是需要进行积极干预的 , 应请医生根据所服用的降糖药种类以及用量入手 , 进行相应的调整 , 不可随意增减降糖药 , 以免引起更大幅度的血糖波动甚至低血糖的发生 。
此外 , 有糖尿病的人在日常血糖监测中 , 要学会利用不同时点血糖之间的差值来为自己糖尿病治疗提供指导 , 比如:
  • 每一餐的餐前血糖与餐后血糖减值小于2.0mmol/L , 表明血糖控制平稳且这一餐所吃的食物种类与数量是合适的 , 差值在2.0-4.6mmol/L之间提示饮食安排不合理;而差值大于4.6mmol/L则提示包括降糖药使用在内的治疗方案需要改变或重新制定 。
总之 , 当发现自己血糖控制不稳定或难以控制时 , 一定要增加全天血糖监测次数 , 将空腹血糖、午餐晚餐前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临睡前血糖的检测结果记录下来 , 请医生做全面的分析 , 才能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 尽快将血糖控制达标 。
【天天听健康|有糖尿病的人,一到傍晚血糖就高,不吃晚餐也降不下来是为啥?】【如果此文帮到了您 , 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 , 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