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筛先锋|王小忠教授:倡导内镜中心和普外科联手,医院、科室和医生形成合力,让肠癌筛查和诊治更有保障

文章图片
消化道肿瘤的筛查、诊断、治疗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 , 既可以通过内镜发现肿瘤 , 又可以在内镜下进行手术治疗 。 如何把消化内科和外科的工作高效联动 , 怎样加强健康科普宣教和提高民众的筛查预防意识 , 如何建立常态化的筛查机制 , 汕头市中心医院(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普外一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王小忠教授正以实际行动去解决这些消化道肿瘤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 《名家肠言道》栏目专访了王小忠教授 , 深入了解他在粤东地区开展的消化道肿瘤防治工作 。
潮汕地区喜食腌制食品影响结直肠癌发病情况 , 需加强健康科普教育
结直肠癌被称为一种“富贵病” , 也被称为“吃出来的癌症” , 结直肠癌的发病跟经济水平和生活饮食息息相关 。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 , 北京)》有提到 ,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 并且呈现出地区、性别和年龄差异 。 从地域来看 , 城市结直肠癌发病率(33.5/10万)高于农村地区(21.4/10万);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区来看 ,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 其中东部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最高(33.9/10万) 。
广东省汕头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 是潮汕人重要的祖籍地、聚居地之一 , 也是潮汕饮食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兴盛地之一 。 王小忠教授表示 , 潮汕地区的消化道肿瘤发病情况有两大特点:发病率比较高以及晚期病人比较多 。 从饮食方面进行病因分析 , 虽然潮汕人饮食比较清淡 , 但由于潮汕人喜欢吃腌制食品 , 以肥肉摄入为主 , 这是导致潮汕地区消化道肿瘤尤其是结直肠癌比较高发的原因之一 。
因此 , 需要进行健康科普教育 , 让潮汕群众更加了解结直肠癌 , 避开危险因素 , 保护肠道健康 。 王小忠教授曾多次参加汕头电视台和电台的健康科普节目 , 孜孜不倦地为潮汕地区的人民群众科普消化道肿瘤的日常预防和诊疗方法 。 王小忠教授接受《名家肠言道》栏目专访的时候也多次强调健康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的重要性 。
王小忠教授表示 , 加大健康科普宣教的力度 , 让民众对结直肠癌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 一方面 , 要注意身体发出的结直肠癌预警信号 , 比如便秘、血便、腹泻、腹痛和不明原因的消瘦 , 而腹胀和腹水则是晚期结直肠癌的症状 , 不属于结直肠癌的预警信号 , 不要等到出现腹胀和腹水的情况再进行筛查 , 早期肠癌往往没有症状 。 另一方面 , 建议4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 强调筛查可以发现癌前病变 , 有效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 对于遗传性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而言 , 早期筛查的作用更为明显 , 发现一例遗传性结直肠癌 , 就动员患者的整个家族都进行筛查 , 特别是林奇综合征 , 隐匿性比较强 , 要进行基因检测及早发现家庭成员的遗传风险 。 一般情况下 , 息肉发展成结直肠癌的过程需要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 利用好这个窗口期 , 尽早发现结直肠癌 , 可以让患者受益 。
倡导内镜中心和普外科联手 , 让医院、科室和医生形成合力
提高民众对结直肠癌的预防意识 , 普及筛查的观念 , 不是一朝一夕的小事 , 也不是一家一户的小事 , 而是持之以恒、不断加强力度、覆盖全社会的大事 , 因此 , 要建立常态化的筛查机制 。 王小忠教授表示 , 医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给老百姓科普健康防癌知识 , 科室可以印发宣传资料 , 加强健康科普宣传工作 , 医院可以从更大范围去推广防癌筛查的健康理念 , 整合其他临床科室 , 一起参与到肿瘤防治的工作中 , 从医院的层面建立一个可行的常态化筛查机制 , 同时给予临床科室更多的灵活性和主动权 , 为民众普及健康意识和早筛理念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发型51岁王小丫再留长发,网友却认不出,没有了短发时的气质!
- 除皱 拉皮除皱王小民教授:50岁阿姨经过小拉皮手术,秒变“小姐姐”
- 手术 王小民教授小拉皮手术切口在哪里,会留疤吗!
- 角色TVB印象深刻角色,《法证先锋3》黄嘉敏,任人摆弄的“天眼少女”
- 教授 拉皮除皱王小民教授:46岁的她选择了小拉皮手术,看看效果反馈!
- 王小利 《乡村爱情14》14天后开播,王小利再度出演刘能,谢大脚成遗憾
- 王小波|中年以后才明白:爱一个人最高的境界,原来是这两个字
- 王小民教授 王小民教授:眼周衰老,提眉与切眉哪个更适合你呢?
- 王小玉|《百蝶图》小陈三的妈,不喜欢能干的儿媳妇?不希望比自己强
- 小拉皮 面部拉皮王小民教授:你要悄悄逆生长,然后惊艳所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