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随笔|?宋玉秀:有些错,我们不知

有些错 , 我们不知
文/宋玉秀(山东高唐)
随笔|随笔|?宋玉秀:有些错,我们不知
本文图片

(网络图片)

高唐县城中部的北湖东岸 , 有一名胜,叫柴府花园 。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柴府花园是以《水浒》中的小旋风柴进而命名 , 是柴进的府邸 。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认知 。 直到今年的正月十五 , 我游览柴府花园时 , 认真阅读了《重建柴府记》的碑文 , 才知道 , 自己的认识是错误的 。
碑文是这样描述的:柴府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 , 为后周周世宗柴荣之孙柴皇城私邸 。 府邸背城抱水 , 房宇巍峨 , 飞檐斗拱 , 极尽富丽 。 府后花园遍植名花异草 , 巧布奇石流泉 , 尤为佳境 。 文学家施耐庵 , 将其写入《水浒全传》 。 后毁于战火 , 残址为高唐州驿馆所占 。 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驿丞张雄于驿馆东侧泽地七亩一厘重建柴府花园 , 命名为“后乐园” 。 取“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 , 然其构造与柴府花园已大相径庭 。 1998年 , 高唐百业鼎盛 , 县委县政府在其原址重建了柴府花园 。 今天的柴府由国家一级古建筑师夏祖高设计 , 曲阜市古建筑工程公司承建 , 1999年5月竣工 。
至此 , 我才真正知道 , “柴府花园”是以其主人柴皇城命名 。 柴皇城是柴进的叔父 。

单位办公楼西侧有两株苦楝树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我一直认为它们是槐树 。 我是学文科的 , 生物知识非常有限 , 加之两种树的叶子和树干又非常相似 。
去年春天 , 看到苦楝树开满了紫色的花朵 , 花朵的形状和槐花也及其相似 。 我深呼吸 , 贪婪地享受着浓郁的花香 , 心想:槐花也有紫色的 , 难道是嫁接的?去年秋末 , 下了一场雨 , 苦楝树下落下了一层枣子样的黄色小果子 。 此时 , 我才产生了疑问:怎么跟小时候见到的“槐拉豆”不一样?“槐拉豆”明明是绿色长条形的呀 。 于是 , 我停下来问教生物的同事 , 答曰:“这是苦楝树——我帮你下载个‘形色识花’小程序吧 , 不认识的花草树木 , 一拍就能查出来 , 很方便的 。 ”
面对多年来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 , 心里不仅有些怅然 。 看看校园里的花草树木 , 很多仍然叫不上名字 , 我索性用手机一一拍下来查询 。 于是我认识了石楠、榉树、白蜡 , 还有女贞与木槿 。 心想 , 我一定要牢牢记住它们的模样 , 以免再弄错 。
对于普通百姓 , 弄错景点的命名或者花草的名字 , 对人对己倒也没有妨害 。 但是在为人处世上 , 看不透人性 , 不懂分寸 , 就会伤人伤己 , 有时明明错了却并不知道 , 还自以为是 。

在为人处事上 , 我是傻白甜的角色 , 心智配不上年龄 。 因为盲目轻信 , 看不懂人心 , 好多次被套路了 。
多年前 , 自己教高三毕业班 , 好不容易拿了七千元的奖金 。 刚领了奖金 , 一熟人谎称其母有病 , 急需用钱 , 张口借钱 。 我毫不犹豫地把七千元钱全借给了他 , 当时还为自己急人之困的举动而自豪 。 事后得知 , 熟人借钱并非为母亲看病 , 而是拿别人的钱去放高利贷 , 很多年后才还了我 。 我的心里很不爽:我家祖训不允许子孙染指高利贷 , 认为这是伤天害理的勾当;另外 , 熟人远比我条件好 , 有好几处房产 , 是典型的以有余损不足 。
我天真地认为:你只要对别人真诚 , 别人一定也会报之以真诚;你对别人善良 , 也一定会换回善良 。 有人满怀热情的靠近 , 只是利用而已;有人满嘴的恭维也并非发自真心 。 当吃过苦头之后才明白 , 真诚和善良必须给对人 , 否则就是愚蠢 。 你低到尘埃里的谦卑 , 只会让人无视;你无条件地付出 , 只能换回不被珍惜 。 人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 , 自己受伤 , 是心智晚熟、看不懂人性 , 是缺乏智慧还怨天尤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