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在家“无脑刷酸”?当心毁容!( 二 )


一般治疗用的果酸或水杨酸 , 常用的浓度为20%、35%、50% , 甚至更高 。 如此高浓度的酸 , 停留在脸上的时间要求非常精确 , 哪怕多停留5秒钟 , 都可能造成皮肤灼伤 。
周翔接诊过一名“刷酸”导致毁容的患者 , 让他印象深刻 。 那是一名20多岁的年轻女性 , 前来就诊时 , 她的双侧面颊各有一片半个巴掌大的疤痕 , 凸出脸部约5毫米 , 看起来触目惊心 。
这名女士在一家生活美容机构“刷酸” , 估计是用的“酸”浓度过高 , 停留时间过长 , 导致了严重的增生性瘢痕 , 这种损伤已经是毁容级别 , 只能通过手术治疗才能逐渐恢复 。
据介绍 , “刷酸”导致的灼伤 , 轻的相当于晒伤;严重一点的 , 相当于浅二度烧伤;如果伤到真皮深层 , 就会遗留瘢痕 , 甚至是增生性瘢痕 , 导致毁容 。 此外 , “刷酸”后 , 皮肤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 , 更有感染风险 。
周翔提醒 , 从原理上看 , “刷酸”属于猛药 , 是以损伤为前提的美容 , 因此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红斑、肿胀、刺痛、灼热等 , 术后可能出现结痂、色素沉着等 。 另外少见的会出现灼伤、糜烂、渗出、色素异常、反应性痤疮、粟丘疹、毛细血管扩张、接触性荨麻疹、瘢痕等 。
在医疗机构进行“刷酸”治疗时 , 专业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浓度和方案 , 并可科学观察和判断治疗中的皮肤反应进程 , 在必要时给予干预或适时终止 , 以尽量减少或减轻皮肤的不良反应 。
4
“刷酸”治疗中的“酸”
不是化妆品
据介绍 , 目前 , “刷酸”治疗中使用的“酸”种类很多 , 有些是不能用于化妆品添加的 , 例如:维A酸、三氯醋酸等 。 为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 “刷酸”时“酸”的浓度一般相对较高 。
【治疗|在家“无脑刷酸”?当心毁容!】国家药监局提醒 , 化妆品是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 不具有医疗作用 。 部分化妆品能够实现一定的清洁、去角质等功效 , 但与“刷酸治疗”有着本质区别 。 化妆品禁止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 , 避免使用“换肤”等不当宣称 , 防止误导消费者 。
在化妆品中也可以添加某些“酸” , 例如:果酸、水杨酸等 , 但有着严格的使用限制和技术要求 。 化妆品中α-羟基酸及其盐类和酯类(包括苹果酸、柠檬酸等果酸)的含量不得超过6% , 产品pH值不得低于3.5 , 一定情况下还需在标签上标明“与防晒化妆品同时使用” 。
化妆品中水杨酸的含量不得超过3% , 除香波外 , 不得用于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产品中 , 同时在标签上标明“含水杨酸 , 三岁以下儿童勿用”等 。
可见 , 化妆品中“酸”的允许使用浓度相对较低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