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农村 , 最常见的莫过于稻草 , 房前屋后田间地头 , 总有那么一两堆或三四捆 , 随意却不懒散 , 就像那袅袅的炊烟 , 就像那零零落落的鸡鸣狗吠 , 就是那么自然而无心察觉的事 , 所谓见多则不怪 , 常有则无奇也 。
本文图片
我是个农村长大的孩子 , 原以为对稻草的了解是如数家珍 , 信手拈来 , 因为目光所及皆是它的踪影:灶膛边烧火用的柴草、杂物间堆放着的稻草绳、还有用稻草编织成的米囤小囡窠等 , 甚至床上铺的草垫子 , 睡觉枕的枕芯子 , 都无一不是用稻草作为基调 , 处处散发着自然的味道 。 但对于这些习以为常的事我是视而不见的 , 也从不会放在心上 , 甚至怀有难以言表的抵触情绪 , 因为只要一看见稻草 , 心里想的就是那广袤的农田 , 那两腿泥巴的日子 , 那汗流浃背却依然在烈日下埋头劳作的辛酸 , 那种腰酸背痛的滋味又如何能从我的记忆中删除 , 唯一能唤起我些许好感的 , 是在童年时大人们经常用稻草扎一些柴蝈蝈和草辫子等逗我们玩 , 只是这样的时光已依稀可辨了 。
后来我买了房 , 一家人过起了城市的生活 , 以为往后的日子再也不会跟田地有瓜葛 , 跟稻草扯上什么关系 。 然而世界就是那么小 , 小到还没让你做好准备 , 一抬头就与往事重逢了 。 那是举家搬迁后不久 , 太太听闻有家快餐店 , 他们烧的扎肉在附近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 那个味道 , 只要是尝过的人都会赞不绝口 。 出于好奇 , 她就买了几块带回家 。
我起初并不在意 , 这红烧肉嘛还有啥稀奇的 , 随手打开了盒盖 , 不承想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 , 那味道似曾相识却又无从想起 , 待仔细看去 , 不免有些惊诧 , 每一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上都扎着一撮稻草 , 每一撮稻草约摸也有五六根之多 , 那股熟悉的清香味就是那几根稻草散发出来的 。 那味道是深刻在我骨子里的 , 从拔秧到插秧再到稻谷成熟、收割 , 然后脱粒 , 一年年一季季 , 整个青春就这么泡在稻草的清香中成长过来的 , 只是从没想过有一天稻草也可以和红烧肉成为好搭档 , 并且风味十足 , 回味尤甘 。
【稻草|十日谈|进了城的稻草】后来的日子 , 吃稻草扎肉就成了常态 , 再后来 , 因为太太嫌买现成的太贵了 , 于是去乡下时就带了一捆稻草回来 。 于是稻草扎肉就成了太太的拿手好菜 , 特别是那稻草的清香 , 因此煮烧之前 , 我都会叮嘱太太多扎几根 。 对门邻居得知我家红烧肉的秘诀时 , 也惊奇不已 。 我好生得意 , 他想尝试一下 , 我就将剩下的稻草毫不吝啬地全给了他 , 邻居自然谢声不断 。 我说 , 乡下多的是 , 想要的话说一声就行 , 其实我的得意不光于此 , 更多的是因为对习以为常的稻草有了新的认知 , 对固有的偏见也作了彻底的修正 。 (周忠尉)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十日谈|阳光的味道
- 本文转自:新华社初见他时他已截瘫不顾亲友反对她毅然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用柔弱的肩膀扛起照顾残...|她嫁给心中的英雄,50年相守诠释最美爱情
-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十日谈|孟锦慧:魂牵梦绕西西里
-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最近 十日谈 全职爸爸这份工
- 压垮女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来都不是生活,而是不被理解
- 毕业|十日谈|夜风吹过旗杆
-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走出舒适圈 十日谈|在边缘寻找真正的自己
- 把一个人放进了心里 为什么女人喜欢一个人,总是主动撒娇?
-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前几日收到一组来自哈尼族小妹妹李梅的毕业照 十日谈 王萌萌:我从未后悔当初选择了理想至上
- 本文转自:劳动报摘要:记者走进了模具生产车间 火热一线|“95后”电焊工李传信:迎热而上,他离几百度的焊点最近时只有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