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 周易第1卦:乾为天乾上乾下( 四 )


第二爻发生变化,便成为上下相反的卦,其有八个;火地晋→ 离和坎、天水讼→
乾和坤、泽风大过→兑和艮、雷山小过→震和巽、山雷颐→艮和兑、地火明夷→坤和乾、水天需→坎和离、风泽中孚→巽和震等八个 。
这些现象,可断定为,精神异常、分裂症、梦游症等等…. 。也是古占法中所称的“生灵死灵”的作祟,也可称鬼神附体一说 。此说是由五行易〔断易〕中的生克法而来,在知识普遍的现代社会里,这种说法已不足以令人苟同的说法,只不过把它列为“须注意的卦”,而稍加谨慎就无碍 。
占疾病本来就很困难的,不仅要有医学的知识,尤其是西医认知外,对于我中华民国古代的三世医世,也要相当有研究才行,古代中医都以五行作为准则,以易理来做诊断,所以没有易学知识和阴阳之学者,是绝不能冒然下评断的 。由于事关生命问题,必须了解清楚、透彻,才不至于误人误己 。
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平》
《象》曰:终日干干,反复道也 。
君子整日努力不懈怠,埋头苦干,夜晚更要自我反省警惕,艰难困苦,没有罪咎 。
九二见龙在田,荣宠已现,君子离隐入世,开始见大人 。九三君子开始做事,但凡事起头难,因此“终日健健,夕惕若” 。若能够忍受艰难困苦,则能免于罪咎 。反之,若是怠慢以对,那么就会有罪咎 。
三与四爻位置不上不下,下无田宅可以安居乐业,上无高位可以享其尊荣,因此都是忧、惧之位 。三、四也是三才中的“人”位,“干干”、“夕惕若”“厉无咎”也代表着做人的困难 。
干干,即“健健”,努力不懈之义 。终日干干,整日努力不懈怠 。夕惕若,君子至夜仍自我反省警惕 。厉无咎,两种解释 。一是虽危险但没有罪咎,厉解释为危险 。二是有所砥砺则能免于罪咎,若过于怠忽则有罪咎 。厉为砺的本字,原本为磨刀石,即今日砥砺、磨练之义,引申为艰难之磨练 。
另一读法为“夕惕若厉,无咎”,言至夜仍然如坐针毡般自我警惕,则可得无咎 。
凡君子应当早晚常自我反省、检讨、鞭策、勉励自己,如此可免去得意而忘形之弊害,或虽身处于危险、困难的环境下,亦不会产生错误和罪过;坚守努力向上的意志,修身养性,谨言慎行,表现诚恳、纯真,持以恒之,方能增高品德、操守的进步,以及达到修养的真功夫 。
〔加注〕九三爻居内卦之极,故谓“终日乾乾” 。极努力从事于工作,反覆而不懈,但到了晚上,仍然惶恐不安,怕有过失,而再三反省自己 。由于九三位于内卦之终,处下卦之极、上卦之下,非二又非五,其位不中、尊卑未定,必终日乾乾至日夕,警惕危厉,而日夜不安,所谓朝乾夕惕,以进修德业,如此谦虚惶恐,就算有什么大凶,但也无咎 。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平》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
或许能够跃出深不见底的水潭,没有罪咎 。
九三开始积极行事,劳心劳力,困心衡虑 。到九四则是尝试突破的时候,因此说“或”,代表不确定 。“跃”为突破的举动,“或跃”就是尝试突破现状,因此《文言》说“或跃在渊,自试也”、“干道乃革” 。革者变革,干道从初到四而开始变革,因龙已从内到外,正式离隐入世,如鲲之化为鹏,九四为振翅试飞,九五则是鹏程万里 。
然而九四在上卦之下,下卦之上,不上不下,突破还只是个尝试,未必成功,顶多只能免于罪咎 。得此爻,人当力争上游,多所尝试,不要怕困难与失败,虽有进退两难的窘境,但痛苦乃是成长的必经阶段,至少可以免于罪咎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