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乃身之宝|心理学:好的原生家庭,应该满足这4种需求( 二 )
但在原生家庭中 , 父母要做的是 , 帮助孩子找到满足快乐和抑制欲望之间的平衡 , 这是一个挑战 。
如果孩子的快乐需求和独立性需求都被过分管制的话 , 孩子长大后会屈服于父母的教育方式 , 他们的人生信条很可能是反对享乐 , 强制生活(就像那些认为快乐是罪、不懂享受生活 , 对自己和家人极为苛刻的人) , 或者朝相反的方向去发展 , 缺乏自律 , 过度沉溺于享乐(就像那些成人后沉迷于游戏的人 , 很可能是在弥补自己缺失的童年快乐) 。
可见 , 父母的任务应该是 , 教会孩子处理快乐和不快乐的情绪 , 通过减少孩子不快乐的情绪 , 来满足孩子的需求 , 最终让他(她)感受到快乐 。
另外 ,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 , 其独立需求和快乐感知也是密切相关的 , 父母也需要注意 。
4.第四种基本心理需求:自我价值感和渴望被认可的需求渴望被认可 , 是人类的本能需求 。
而一个人对自己的认同 , 是通过父母的行为来确认的 。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史纳屈把这一过程称为“镜像自我价值感知” , 意思是 , 孩子通过父母的行为辨认自己是“好”的 , 还是“不好”的 , 就像镜像反射一样 。
比如 , 妈妈对孩子微笑 , 这个行为就像孩子面前的一面镜子 , 他(她)得到的信息是 , 妈妈很开心 , 这说明自己是好的 , 是值得被爱的;而如果妈妈经常冷脸对着孩子 , 甚至有愤怒的表情 , 孩子就会通过这个行为感受到 , 妈妈不高兴 , 这说明自己是不好的 。
其实 , 这就是自我价值感的核心来源 。
一个自我价值感很高的孩子 , 长大后即便遇到困难和挫折 , 他(她)也不会轻易否定自己 , 而那些自我价值感很低的孩子 , 长大后就会变得胆怯懦弱 , 遇到问题时 , 容易自我否定 。
可见 , 在原生家庭中由被认可的感受形成的自我价值感 , 很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
写在最后:其实 ,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 , 孩子的问题更多是一些基本问题 , 即关系需求、独立和掌控需求、快乐需求、自我价值感和渴望被认同的需求这四种基本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 。
如果我们想从原生家庭中突围 , 走出过去的伤痛 , 就需要弄清楚这些基本心理需求 , 进而了解自己 , 并通过觉察自己内心的动机、感受和想法 , 从源头入手 , 深度调整自己 。
正所谓 , 意识到问题 , 便是改变的开始 。
当然 , 大多数情况下 , 没有得到满足的不仅仅是一些需求 , 往往是几种 , 甚至是全部需求 。 比如被分手 , 不仅有关系需求受损 , 还有掌控感、快乐需求 , 以及自我价值感和渴望被认同的需求遭受到重创 。
但不管遇到怎样的问题 , 只要我们对照这四种基本心理需求好好审视一下 , 就很可能发现这些问题的真正原因 。
这里 , 我还有说明一点 , 我们讨论原生家庭的伤害 , 不是在声讨父母 , 而是通过认清这四种基本心理需求 , “看见”问题 , 然后用成人自我的理智 , 重新梳理原生家庭的经历和感受 , 摆脱过去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 遇见真实的自己 。
本文完
【学乃身之宝|心理学:好的原生家庭,应该满足这4种需求】感谢您的阅读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经常在办公室讽刺我们的女同事,净身出户了,如今送外卖为生
- 现在单身的人那么多,其实都存在这种原因
- 本文转自:陕西法制网2009年 13年前“割肾救妻”的模范丈夫,今疾病缠身众叛亲离,其中有何隐情
- |白癜风女子为高富帅男友拍照,身旁美女一脸艳羡,网友:真重口味
- 张庭 明道受张庭事件波及,林瑞阳现身拍视频卖面膜,牵连明星还有很多
- |“真正旺夫的女人,身上都有这5个特征”
- 余秀华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活成了身残志坚的全国楷模
- 从地摊小贩到集团总裁,身价高达25亿,最后却选择“自焚身亡”?
- 越是活得累的女人,身上这些特征越明显,但愿你一条没中
- |奶奶花1个月给孙子织万元大牌同款毛衣,网友:无价之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