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天都运动,为什么还是感觉统合失调,注意力不集中?

我们之前说过 , 现在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变的感觉统合失调 , 主要原因就是现在的都市生活和小家庭制度 , 加上父母对孩子的保护过度 , 导致孩子运动过少 , 大脑、神经得不到充分的刺激 , 得不到锻炼 , 因而孩子后期就容易表现为感统失调 。
知道这个原因后 , 可能有很多父母就觉得:既然是运动过少导致孩子感统失调 , 那么我让孩子多运动 , 不就可以避免孩子感统失调了吗?
这个逻辑表面上看来没有问题 , 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却存在一个问题:孩子做的运动带来的身体训练可能跟孩子感觉统合失调所需要训练并不一致 , 也就是说没有针对性 。 比如说 , 我们需要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 你却总让孩子跳绳 , 尽管这运动可能对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有一定促进 , 但是由于没有针对性 , 孩子即使付出很多 , 但仍然会表现为手眼协调方面的感统失调 。
孩子每天都运动,为什么还是感觉统合失调,注意力不集中?】所以 , 虽然感觉统合训练是通过运动的形式来达到训练的目的 , 但并不代表孩子多运动就一定避免感觉统合失调 。
孩子每天都运动,为什么还是感觉统合失调,注意力不集中?
文章图片
感觉统合训练跟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1、感觉统合训练的项目是有针对性的
感觉统合的训练不像我们平常多运动 , 喜欢什么就运动什么 , 而是有非常强的针对性 。
触觉、前庭觉、本体觉对人体的感知、控制是遍及全身的 , 而我们孩子经常喜欢运动的项目更多是锻炼我们某些部位的神经及其相关的大脑发育 , 而其它的部位的神经及大脑却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刺激 。
孩子平常运动的时候 , 可能喜欢打球、跳绳、跑步之类的 , 追求更高、更快、更强 。 这本身没错 , 经过一般运动之后 , 孩子可能身体比较强壮 , 跑得比较快 , 协调性比较好 。 表面上看好像孩子的感觉统合非常好 。 但是如果孩子是视觉空间感差 , 恐高 , 那么孩子的这些运动便对孩子的这项能力没有改进;再比如孩子手眼协调不好 , 容易跳字、漏字 , 同样这样的运动也对孩子的这项能力没有什么改进 。
如果家长不懂感觉统合理论 , 一直坚持让孩子多运动 , 但是又看到孩子的感觉失调现象没有改善 , 那么他们可能会认为运动不足 , 逼迫孩子更多的运动 。 那么过量的运动就有可能伤到孩子的身体 , 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 反而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
所以 , 感觉统合训练是因人而异的 , 同一种失调表现不同的孩子可能需要进行不同的感觉统合训练 ,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用同一种运动就可以解决同一种感觉统合失调问题 。
孩子每天都运动,为什么还是感觉统合失调,注意力不集中?
文章图片
2、感觉统合训练的强度需要不断调整的
对于神经、大脑来说 , 只有适当的刺激 , 神经、大脑才会做出反应 , 才能促进神经网络的的连接 。 但是神经、大脑又有其适应性 , 一旦刺激持续稳定 , 那么当神经、大脑适应后 , 就不会再对此刺激做出更多的反应 , 也就不会再有新的发育 。
就拿走路、跑步来说 , 我们每天都在进行这类运动 , 身体已经习惯了同一类动作的节律和速度 , 形成了条件反射 。 这时候的运动带来的只会对肌肉和骨骼有刺激 , 而对大脑、神经已经不会产生刺激 。 所以 , 即使我们每天都在走、都在跑 , 也只是让我们的腿部肌肉、骨骼更发达 , 却对我们感觉统合需要训练的神经、大脑没有特别的作用 。 如果要让走、跑步再引起神经、大脑的反应 , 就需要身体提高此类运动的难度 , 这样才能产生更大的刺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