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座|剥离出来,在二楼包间里冷眼观察舞台上的自己 | 和自己换位思考( 三 )
可是 , 这名父亲应该怒目相向、恶语谴责吗?
这似乎并不合适 。
恶劣的态度除了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 还能带来什么好的结果?
任由情绪发泄的父亲 , 真的能在放任情绪之后得到宽慰?
从二楼包间的“我”看来 , 事情的下场是 ,
一个受伤的孩子 , 一个后悔的父亲 。
这场分析并不难 , 相信每个读者都能轻易为之 。
可在剥离出自己之前的那个“我” , 却几乎无法做到 。
著名的心理学家 , 维克多·弗兰克尔 , 以其自身的经历为心理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1944年 , 维克多和自己的家人被关进了纳粹位于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
在这一年 , 除了他自己 , 他的母亲、兄弟、妻子先后被纳粹残酷地杀害 。
维克多自己也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和羞辱 。
他时刻生活在恐惧之中 , 甚至不知道下一秒钟自己会不会就和身边这些尸体一样 , 被送去焚烧炉 。
有一天 , 维克多独自被吊在一个逼仄的小房间里 , 浑身赤裸 。
他感觉到自己似乎经丧失了作为“人”的所有尊严和自由 , 万念俱灰 。
因为纳粹可以对他的身体和精神作出任意的摧残和影响 , 而他却毫无反抗的能力 。
可就在这个时候 , 维克多开始剥离自己的思绪 , 仿佛“灵魂出窍” , 感觉到这个“思绪”飘向小屋的一角;
他从这个思绪的角度 , 俯视这个正在经受折磨的自己 , 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丧失“人”的最后一个“自由” ,
那就是 ,
选择“是不是让纳粹的摧残影响自己”的自由 。
维克多的思绪从小屋的一角 , 望着那个被吊着、浑身赤裸的自己 , 他很清楚地意识到 , 这个“自己”可以选择“心如死灰” , 但他也可以选择“骄傲的活下去” 。
这也被称为“意志的自由” 。
纳粹可以剥夺一个人身体和精神的自由 , 但他无法剥夺这个人意志的自由;
他仍可以选择 , 选择人生的意义 。
维克多在之后的心理学研究中 , 发现了这种“剥离出的思绪” , 正是人的一种天赋:“自我意识” 。
“自我意识”的存在 , 意味着当人处于“面对刺激”之际 , 和还未做出“本能反应”之时 , 他完全拥有“选择的自由” 。
这种“自我意识” , 在“谈判思维”里 , 我们称它为“二楼包间思维” 。
有一点需要强调 , 我们产生情绪想要“急着回应”的冲动本身 , 并没有错 。
这很正常 , 这是我们的生物性特征 , 无可厚非 。
但放任它们做出相应的“行为” , 就值得我们去判断对错 。
“二楼包间”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在“产生情绪”之后 , 到“做出行为”之前 , 看到一个“十字路口” 。
在这个“十字路口” , 我们可以根据自由意志来选择 , 是否该做出某种行为 。
比如那个吃早饭的“我” , 该不该放任情绪对孩子做出指责、恶语相向 。
为了帮助我们更容易做到这一点 , 你可以在“二楼包间”尝试问自己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 ,
楼下舞台上那个正在面红耳赤的“我” , 怎么会这样?这不奇怪吗?
相信我 , 当你每次可以做出怀疑 , 并尝试回答 , 一切都会不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生活听语兮:大声说爱你,喜欢就大胆说出来
- 熬出来的人,逼出来的本事!(透彻)
- 深圳宝山技工学校│有些事,说出来,那都不是事!
- 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从随礼就能看出来!
- 恋爱|不论男女,发自内心爱过,分开后才有的样子,装不出来
- 安全感|一个女人,心里是否只有你一个人,从这4个小细节就能体现出来!
- 女人过得好不好,一眼可以看出来
- 喜宝|女人命好还是命苦,其实可以看出来,身上的几个特征一目了然
- 夏莫|一个女人过得好不好,从“花钱”便可以看出来
- 异性|男人对你动了真情,才会在你面前有这4种表现,不爱装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