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外话|常见精神疾病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识别与处理

文章图片
原创文章 , 盗用必究
认知功能是机体获取知识的智能加工过程 , 涉及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情感等一系列心理和社会行为 。 认知功能损害在精神科就诊人群中日益常见 , 且越来越得到精神科医师的关注 。 认知功能损害不仅影响疾病的转归与结局 , 同时影响患者的工作状态以及生活质量 , 所以精神疾病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识别、及时处理与恰当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
1、抑郁症与认知功能损害慢性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贯穿于疾病的各个时期 , 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存在认知功能损害 。 有研究发现 , 在抑郁症患者整个疾病进程中可查及执行功能、社会认知及心智化损害 , 这些方面损害可能与病程和发作次数有关 。 情绪面孔识别能力是社会认知功能的典型代表 , 多项研究发现 , 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 动态或静态“高兴”面孔识别的能力下降 , 且抑郁症状与“愤怒”面孔识别错误率呈正相关 , 即抑郁症状越严重 , “愤怒”面孔识别的反应率越高 。
2、双相情感障碍与认知功能损害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抑郁或躁狂发作的急性期存在认知功能损害 , 即便在缓解期也依然存在 , 涉及注意力、言语学习和记忆能力、执行功能以及社会认知等多个领域 。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起病年龄、缓解期长短、总病程等多种因素有关 。
3、精神分裂症与认知功能损害研究显示 ,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 , 这种损害与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进展和疾病所处的阶段有关 , 且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比阳性症状更容易造成认知功能损害 。 在社会认知领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面孔识别能力以及情绪管理能力均低于健康对照组 。 有学者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负性情绪面孔识别能力低于健康人群 , 而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与“快乐”面孔识别有关 , 阴性症状明显的患者在回归社会时常抱有消极的信念 , 从而影响其社会功能 。
精神疾病认知功能损害的处理既往精神疾病(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减少异常的精神症状 , 但随着对患者整体需求的关注 , 治疗目标已经逐渐由减轻症状向改善患者对社会生活满意程度发展 , 因此 , 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
除研究药物对认知功能影响之外 , 精神外科也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治疗精神疾病 。 如采用脑深部电刺激(DBS)即脑起搏器 , 治疗抑郁症和强迫症 , 这已经达成国际共识 。 对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 , 由于涉及脑内多个靶点 , 所以仍以脑立体定向多靶点神经调控术治疗效果最好 。 近年来 , 我院功能神经科引进了国外最新的CT/MRI/DTI图像融合定位技术 , 使得定位更精确 , 真正实现了实时化、个体化、可视化数字定位 , 从而大大提高了手术疗效 , 使手术有效率达到95%左右 。 而术后的某些不良反应 , 其特点可归纳为:可控制、可预知、可接受、可消失 , 家属不必过度担心 。
【精外话|常见精神疾病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识别与处理】与药物治疗相比 , 脑立体定向手术独具优势:1、见效快 , 可立竿见影:手术阻断了病理传导 , 所以术后病人麻醉一清醒就见效 。 2、效果持久 , 复发率低: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改变了它的物质结构 , 不像药物 , 当药效消失后效果也消失 。 3、术后部分患者可回归社会工作、外出社交 。 4、手术可以阻止精神疾病慢性进行性加重的可能 , 药物治疗患者基本上病情呈进行性发展 , 最后呈慢性衰退状态 。 5、长期来看可减少医药费 , 手术虽一次性费用较大 , 但因复发明显减少甚至不再复发 , 故总体费用减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离婚|女人离婚后生活怎么办?这个女人讲了真心话
- 《今生有你》40多岁被离职的老赵:他的话,揭开职场人的隐痛
- 水果 为什么理发店用的洗发水,市面上却不常见?内部员工道出“实情”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焦虑后的3类常见表现,别着急,化解焦虑有方法
- 会偷三种懒,享尽一生福
- 小飞侠熙熙 真话虽然刺耳,却能直指不足!
- 失恋 你讲话好好听哦 (??????)?
- 备胎 “我有备胎,等玩够再嫁也不迟”女人自信过头,想嫁才知已成笑话
- 爱情 图钱和不图钱的女人,在男人心里是怎样的位置?两个男人说了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