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密码|聊聊最近流行的“松弛感”

流量密码|聊聊最近流行的“松弛感”
本文图片

1
最近这些日子 , 很流行一个词 , 叫做「松弛感」 。
大概指的是一种遇事不急、不慌 , 轻松驾驭 , 给自己更多空间的状态 。
过去不追 , 未来不迎 。
而这个词 , 之所以成为一个网络热词 , 是来自于@黑猫白袜子 旁观的一次经历:
「今天坐飞机 , 还被一家人给震惊到 。
就是这一家人出门旅游 , 应该是有一个小孩子证件过期 , 他的妈妈就直接陪那个小孩没有登机 , 而是回家了 。
可是 , 剩下已经坐在飞机上的一家人 , 所有的行李都是挂在这个妈妈的名下托运了 。 因为妈妈没有登机 , 所以所有的行李都被拉下退回去了 。
相当于剩下的人就背了个身份证 , 直接光着就来旅行了 。
这样的事 , 如果发生在我身上 , 我肯定会崩掉 。 然后如果是我父母 , 肯定会大发脾气 。 甚至机上那个人打电话给妈妈的时候 , 我潜意识觉得一定是特别生气急眼的那种 。
结果飞机上那家人完全完全没有生气 , 就是打了个电话叫人回来拿行李 , 然后让他们顺便寄个箱子 , 全程气氛都非常的松弛 。
那家人里还有一个可能是初中高中的小孩 , 遇到这种事情也完全没有任何紧张感 。 反而是作为陌生人的我 , 在听到这件事的时候 , 瞬间就开始起反应 , 胃痛 , 紧张和恶心 。
然后飞机起飞以后 , 那家人也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 很开心的聊了一下到了目的地后 , 是不是应该买点生活用品 , 然后这件事好像就过去了 。
而我坐在旁边 , 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有点想哭 。
原来这个世界上 , 真的有这么松弛的家庭关系 。 」
其实不唯现代 , 很多历史上的人物 , 都有这种松弛感 。
比如逍遥游的庄子 , 比如吃饱了就睡的猪八戒 , 比如竹林七贤 , 比如仰天大笑出门去 ,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 。
当然 ,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 , 松弛感一直都不是主流 。
《易经》里说 , 人要朝乾夕惕 。
孔子说 , 一日要三省吾身 。
曾国藩每天都要认真记录自己的过失 。
杜甫的诗更多在悲天悯人 , 想要在现实里有所作为 , 想「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总之 , 中国的传统 , 强调的是「不松弛」 。
强调的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张感 。
强调的是「独处守心 , 群处守口」的道德自律 。
既然有了这种传统文化的文脉在 , 那么首先 , 这片土地就没有松弛感可以自由生长的土壤 。
大多数人的家庭 , 也肯定不会是以松弛感为主流 。
大约正是因此 , 后来很多对松弛感本身的讨论 , 又都指向了对传统文化和原生家庭的追责 。
2
平心而论 , 松弛感这个东西 , 好不好?
好 。
这是明摆着的大道理 , 谁能说不好呢?
因为如果把松弛感论到本质 , 它就是一种自如感 。
对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出现 , 不惊慌 , 不逃避 。 只是顺其自然 。
但只要来了 , 就一心直面 , 心中不存任何杂念 。
事物走了 , 一过不留 , 不滞于心 。
它处于过犹不及的中间 。
它是中庸之道 。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历来推崇的圣人之道 。
只不过 , 当你看清楚了它的本质 , 就知道它就是绝大多数人都达不到的状态 。
那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 。
圣人是什么?
圣人 , 就是这个世界上 , 99%的人都无法做到 , 却都向往的境界 。
3
既然松弛感这么难 , 为什么还会这么流行?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