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我目睹了一个孩子被羞辱的全过程:请别再这样教育孩子了

高铁上 , 我目睹了一个孩子被羞辱的全过程:请别再这样教育孩子了
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 , 被理解 , 孩子也是如此 。
不给孩子“留面子”的父母 , 就像手持利器的“凶手” , 杀死孩子最后的尊严和力量 。
作者|西瓜妈
中秋节回家 , 高铁上看到的一幕 , 到现在还让我心有余悸 。
一个小男孩正坐在位子上安静地看着动画片 , 突然被妈妈夺去了手机 , 孩子可能一时无法接受 , 闹了点情绪 。
谁知母亲大发雷霆 , 又是打又是骂 , 整个车厢都被惊动了 。
旁边的乘客看不过去 , 说了句:
“别这么当众打孩子 , 孩子再小也要面子嘛!”
可男孩妈妈不以为意 , 反而回怼道:
“我怎么教育孩子还需要你教?少管别人闲事!”
后来一路上都能断断续续听到她指责孩子的声音 , 而孩子也不说话 , 只是一直低着头 。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则新闻:
高铁上,我目睹了一个孩子被羞辱的全过程:请别再这样教育孩子了
文章图片
在北京地铁七号线上 , 一个七岁左右的孩子正拿着手机坐在座椅上 , 而他的母亲却恶狠狠地拧着他的脸 。
母亲的力气很大 , 先是将孩子的口罩从耳朵上揪了下来 , 接着又用手打掉了他的帽子 。
后来 , 甚至将孩子的书包扔在地上 , 逼他当众下跪 。
高铁上,我目睹了一个孩子被羞辱的全过程:请别再这样教育孩子了
文章图片
图源丨北京晚报
周围人看到后 , 劝她说孩子无论做错什么 , 这样当众下跪都是不合适的 。
而她同样回怼:
“我的孩子 , 我想让他干嘛就得干嘛 。 ”
教育家陈孜虹在《有爱好好说》这本书里写道:
“大人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 , 小孩子还不具备羞耻心的认知能力 , 所以不会觉得没面子 。 ”
但其实孩子的自尊和面子从两岁开始就已经初具模型了 。
也许在几十年之后 , 这两个孩子并不记得当时为什么惹母亲生气 , 但下跪时的“羞耻感”和当众被打碎的“自尊心”会让他们铭记一辈子 。
毁掉一个孩子的方式 , 有很多种 , 而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给孩子“留面子”的羞辱 , 则是最残忍的一种 。
被当众羞辱的孩子
内心有多伤?
一位匿名网友曾在知乎上分享她的经历 。
她上初中那会儿 , 有一次和母亲在逛街时大吵了一架 。
母亲嫌弃她买衣服没品味 , 一直嘲笑和贬低她 , 于是她就回了一嘴 。
结果母亲立刻在商场里当着众人面对她一顿训斥:
你刚刚不是很会顶嘴吗?现在怎么不说话了?
你让大家看看你都是怎么和妈妈说话的?
我说的话还不都是为你好 , 你还不领情!
……
她没有说话 , 丢下妈妈就跑回了家 。
多年以后 , 当她再回想起这件事来 , 仍觉得十分羞耻 。
她说那种感受就像有一把利剑直戳她的心窝 , 把她的尊严削刮的一点不剩 。
无独有偶 。
之前有一个11岁的男孩小文 , 也同样经历过这样心灵和尊严的幻灭 。
高铁上,我目睹了一个孩子被羞辱的全过程:请别再这样教育孩子了
文章图片
在回家的公交上 , 妈妈不停责骂小文不认真做作业 , 小文顶了一句嘴:
“我成绩好 , 不用写作业 。 ”
这句话瞬间点燃了妈妈 。
她一气之下扒光了小文的衣服 , 仅留下了底裤和袜子 , 随后自行离去 , 留下被扒光的儿子独自面对一车乘客的围观和嘲笑 。
原本张牙舞爪的小男孩 , 在不知所措中坐到了终点站 , 最后被带回派出所时 , 已经变成沉默不语的“哑巴” 。
记得节目《圆桌派》嘉宾马未曾说过一句话 , 他说: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