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传播网|秋气与肺相通应, 养肺是秋季养生的重点!


中国医学传播网|秋气与肺相通应, 养肺是秋季养生的重点!
文章图片
中国医学传播网|秋气与肺相通应, 养肺是秋季养生的重点!
文章图片
中国医学传播网|秋气与肺相通应, 养肺是秋季养生的重点!

【本文阅读大约需要三分钟】

“燥”是秋季主气 , 因秋季天气不断肃杀 , 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濡润 , 以致出现秋凉而干燥的气候 。 这时 , 人体的皮肤黏膜水分蒸发较快 , 易出现咳嗽、口渴咽干、口鼻干燥、皮肤干涩、小便短少色黄、大便干结等症状 。
秋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敛藏之势 , 收藏阴气 , 使精气内聚 , 以滋养五脏 。 因为过度劳累会使人出汗过多 , 致使津气耗散 , 所以应防止劳伤太过 , 以免阴气外泄 。
此外 , 秋天气候变化异常 , 季节转换较快 , 早、中、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 , 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 , 抵抗力减弱 , 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 , 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 。 特别是当工作环境通风不好时 , 感冒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 。 值得注意的是 , 老人、小孩是秋季感冒的易感人群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仅供参考)
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 , 五脏中的肺对应自然界的秋季 , 肺与秋气相通应 , 肺主皮毛 , 开窍于鼻 。
故外感燥邪多从肌肤、口鼻而入 , 病变常常从肺开始 , 之后出现一系列与肺系相关的疾病 , 如:感冒、咳嗽、咽炎、鼻炎、支气管炎等等 。
所以 , 养肺自然是秋季养生的重点 , 在日常生活中 , 大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No.1
调摄情志
《黄帝内经》说“悲则气消”“忧愁者 , 气闭塞而不行” 。 说明过度悲哀或忧愁 , 最易损伤肺气 , 或导致肺气运行失常 。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 对保护肺脏尤为重要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仅供参考)

No.2
添加衣被
秋季降温突然 , 秋老虎转瞬不见 , 昼夜温差大 , 及时添加衣被是秋季预防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
【中国医学传播网|秋气与肺相通应, 养肺是秋季养生的重点!】No.3
通调大便
肺与大肠经络相通 , 关系密切 。 《灵枢·本输》曰:“肺合大肠 , 大肠者 , 传导之府”;《灵枢·本藏》曰:“肺合大肠 , 大肠者 , 皮其应” 。 肺主宣发 , 大肠主通降 , 宣降相对 , 才能保证肺与大肠的正常生理功能 。
否则 , 肺不宣发 , 可导致大肠通降过度 , 大肠通降不足 , 亦可导致肺气上逆 。
《证因脉治·卷三》:“肺气不清 , 下遗大肠 , 则腹乃胀 。 ”说明病理上互相影响 , 若肺气失于肃降 , 津液不能下达 , 或肺气虚弱 , 推动无力 , 可见大便困难或秘结;若大肠实热便秘 , 腑气不通 , 可影响肺气肃降而咳喘胸满 。
大便通畅有利于肺气下行 。 平时宜多食芝麻、杏仁等食品 , 不仅可以润肠通便 , 还有养肺利肺之功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仅供参考)

No.4
调整作息
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 , 此谓容平 , 天气以急 , 地气以明 , 早卧早起 。 ”秋季养肺要做到早睡早起 , 以利收敛神气 , 使肺气不受秋燥的损害 , 从而保持肺的清肃功能 。
No.5
重食疗以润肺
中医认为 , 燥为阳邪 , 易伤津损肺 , 耗伤肺阴 , 因此 , 秋季应注意食疗 。 按照中医食疗进补原则“色白入肺”理论 , 秋季润肺宜食用百合、银耳、荸荠、山药、秋梨、莲米、芡实、白萝卜等有滋阴润肺作用的食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