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竹叶静 ,
岁语无人听 。
一年 , 又夏天了 。 ——题记
文章图片
很是钟情“凉风”这个词 , 还是在夏日里 , 想想都美 。
正午在歌乐山的竹林里吊床午睡 , 有蚊虫在身边飞来飞去 , 好不讨厌 , 正想着用什么法子把这些家伙都赶走 。 几缕凉风徐来 , 幽香淡淡 , 好自愈!讨厌的家伙们像是见了战神 , 微风过处 , 片甲不留 。
人到中年 , 四季奔流 。 我的生活也犹如纵横交错的蜘蛛网中被捆绑的生灵 , 负重前行 , 难得有闲在竹林里放肆地浪费一剪光阴 。
文章图片
此时 , 竹影摇摇 , 竹叶婆娑 , 光斑零落 , 沉寂多年的记忆被一一唤醒 , 哦 , 原来是你 , 想起来了 , 是久违的竹风 。 到了属于它露头的季节 , 风头是掩盖不住的 , 正得意着呢 。
嗅着风里带来的阵阵竹子清香 , 内心顿时有了一份安宁 。 难怪古时那些高贤句望 , 爱觅一处山野 , 结庐植竹 , 安放肉身 , 安顿灵魂 。 连吃货苏轼也被竹子迷住 , 在《於潜僧绿筠轩》写道:“宁可食无肉 , 不可居无竹 。 ”这够感情了 。
竹 , 当然很美 。 夏日里在竹林里乘凉 , 绿竹青青 , 有风凉凉 , 恰似露水滴落心弦 , 美在一份心境 。
文章图片
三五片竹叶组成一簇 , 风一来 , 一簇簇竹叶像一只只蒲扇在上下轻缓地扇动 。 风流过竹叶 , 叶片颤抖着 , 哆嗦着 。 又像接力般 , 一片接一片 , 一簇接一簇 , 霎时穿过竹林 。 竹竿之间因风的吹动而碰撞、纠缠 , 然后接连发出“嘎吱吱”的声响 , 连同竹叶摩擦时发出的“沙沙”声 , 响彻四野 。
一进那绿阴繁盛的竹林 , 恰如其分的草木清香和说不出来的凉风 , 沁人心脾 , 一身的尘埃荡尽 , 疲劳踪 。 身处其中 , 仿佛这世间就只剩下一个我 , 旷然忘所在 , 心与虚空俱 , 益显一种空灵的禅境 。
我是感性的 , 也是理性的 , 万物可亲 , 也可忘 。 唯独竹林承载了多少欢声旧梦 , 无法随缘 。
文章图片
想那儿时中午 , 大人在屋子里熬着热浪午睡 。 孩子们耐不热 , 又不怕臊皮 , 钻进竹林里找块干净的石板 , 往上一躺 , 后背的沁凉瞬间传遍身周 , 舒舒服服地睡一场大觉 。
【风吹竹叶静 在竹风送爽的光阴里,一意孤行地把内心的欲望在风中分解】中午的竹林是安静的 , 除了鼾声 , 虫鸟的叫声 , 谁也不敢嘻哈打闹 。 院子里的大人都在美梦中 , 要是被吵醒了 , 还不抽根棍子满院撵 , 虽说打的是自家的孩子 , 孩子们都懂事 , 知道那是杀鸡给猴看 。 一群小猴儿谁还敢折腾!
只有晚上的竹林才最闹腾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透过枝叶缝隙泻进竹林 , 洒下一地月光、竹影 。 此时的竹林真正属于孩子们的王国了 , 一窝竹子就是一座城池 , 孩子们分成几伙人各自驻守自己的城池 。
文章图片
一人搭在一人的背上 , 背上人的手套住背着人的手 , 底下的人仅靠手来支撑起背上的身体 , 四只手重叠 , 做成飞机头的形状 , 往对方城池攻去 。
对方也会派人来迎战 , 两伙人以手对撞 , 谁背上的人先滑下来 , 就算谁输 。 那一队攻破的城池最多 , 是有奖励的 , 比如:黄瓜、桃子、李子 , 都成了奖品 。 寻常之物 , 孩子们却稀罕得紧 , 藏在枕头下 , 烂掉了都舍不得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六月 时光,总是如此安静,来的无声无息,去的了无踪迹
- 有人说 世事浮沉,人生不易,唯有内心保持冷静
- 生活中 相亲失败后,我们需要静待缘分的到来
- 生而为人 静,不是耳边无声,而是内心无争
- 夏日炎炎 余生的相逢,带着心中期盼的目光,与岁月静静相守
- 进来一段时间 娴静随性的女人,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 时光荏苒 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人生的一种生活智慧
- 都说酒是催化剂 晚风吹落霓虹,光影的尽头,月光打样,夜重新归于寂静
- 人的一生想要很顺遂 遇事,让自己冷静一下,越着急、出错越多
- 南怀瑾曾说 真正能让我们变得厉害,往往是内在的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