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有本心 , 何求美人折 。
退休之后 , 不妨做一次彻底的“断舍离” , 做回最真实的自己 , 无关名利 , 无关风月 。

文章图片
01
断绝“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
人在职场 , 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 。
且不说年轻时 , 为了赢得升职加薪的机会 , 而时常加班加点工作 , 豁出健康和闲暇时间 , 拼命想要挤入“高层”圈子;只要还在职在岗一天 , 就要夹着尾巴做人 。
对于很多人来说 , 工作一辈子 , 就是修行一辈子 , 整日如履薄冰、如芒在背 , 生怕一个不小心 , 就得罪了人 , 或者被人得罪 , 导致利益受损、名誉受伤 。
大家小心翼翼维系的 , 就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平衡 。 当自己还是下属时 , 不得不竭力讨好上级;当自己成为小领导时 , 又得想方设法笼络下属的心 。
在繁忙琐碎的具体工作之余 , 每个人都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职场的排挤、理想和主张得不到认同 , 前途渺茫不知所措 。
这样的嗟叹 , 自古以来就有 。
如同《离骚》中 , 屈原感慨:路漫漫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如同《史记》中 , 记载老子离开周朝 , 不仅仅是“见周之衰” , 而是他用包容一切的态度去对待别人 , 而自己却不被别人所包容 , 还受到了排挤 , 所以 , 他也感慨“荒兮 , 未其央哉 。 ”
于是 , 人们无比仰慕 , 如同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 , 如同李白那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等熬到了退休 , 对于很多人来说 , 也终于迎来了解脱 。
不必再苟同任何人 , 不必再费尽心思经营那些“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 甚至 , 都不再需要和原单位的任何人往来 。
就像看完了一本书 , 从此束之高阁 。 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 , 也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 。

文章图片
02
舍弃“可有可无”的人情 。
退休之后 , 就不要再被从前“可有可无”的人情所羁绊了 。
打个比方说 , 同事之间的婚丧嫁娶 , 合作伙伴之间的礼尚往来 , 多半都是利用交换之下 , 不得已而为之 。
哪怕同事关系并不融洽 , 但大家都“随份子” , 自己也不得不随大流 , 花钱买个“合群”的名声 。
哪怕与合作伙伴存在很不愉快的合作经历 , 但逢年过节 , 还是要耐着性子、忍住怨气 , 陪着笑脸 , 送祝福 , 送礼品 , 花钱买“稳定” 。
这样的人情往来 , 内心无比憋屈 , 无异于“刮骨疗毒” 。
退休了 , 便可以“明目张胆”地舍弃这些人情了 。
就拿我的一位前同事老谢来说吧 , 他在职的时候 , 对待同事很是热情周到 , 但并未得到相应的“礼遇” , 职位升迁也因此受到耽搁 , 颇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
办理退休手续那天 , 老谢只是平静地收拾好办公桌 , 并和同一个办公室的人 , 打了个招呼 , 就离开了 。
第二天 , 老谢就启程去往了省城 。 他一直都是个笔杆子 , 尤其是擅长新闻策划与写作 , 这些年 , 他名声在外 , 好多家文化公司竞相聘请他 。 在退休前几个月 , 老谢就与其中一家达成了合作协议 。
此后 , 老谢在省城的文化公司干得风生水起 , 朋友圈中晒出的照片 , 他总是站在最中间 , 倍受尊敬和爱戴 。
至于原单位之间的人情往来 , 从前礼数周全的老谢 , 如今屡屡缺席 。 只是 , 大家非但没有指责 , 反倒很是羡慕他 , 活得越来越有成就感 , 越来越年轻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愿有一人 愿有一人,知你冷暖,懂你悲欢,许你一世长情
- 这世间 两情相悦,双向奔赴的感觉,跟之前任何时候都有所不同
- 人们常说“越努力 努力一定会让你拥有改变命运的能力和机会
- 人间烟火气 厨房里的烟火气:一日三餐四季,有人做饭的家庭才有幸福
- 在感情的世界里 在感情的世界里,有的事情 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言
- 夏伊始 愿以情深,爱简单生活,时光有序,让我们用力去爱
- 不管是看电视戏曲 拥有事业心的男人,心里事业第一位,其他的都往后排
-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过:“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真正值得深交的朋友,才是最值得你深交的人
- 有一种梦境 爱情中,呼唤的声音,来自于分享,也来自于真诚的热爱
- 人生无常 对于自然,没有什么适合不适合,遇见就是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