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开幕式上的绝症母亲

 
昨晚,一名11岁的武术演员在表演区里腾挪跳跃,妈妈则在看台上抺着眼泪激动地鼓掌 。知情人知道,这是这位母亲第一次进北京看儿子的表演,也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残奥开幕式上的“绝症母亲”
昨晚,在参加残奥会开幕式演出的团体中,来自河南少林塔沟武术学校的朱定天同学可以说是幸运的,然而不幸的是他的母亲却患上绝症 。

残奥开幕式上的绝症母亲

文章插图
残奥会开幕式前,朱定天正在与同学们一起排练 。
8月份,在北京郊区某武警训练基地,从少林塔沟武校赶来的2000多名学生正在紧张的排练,一排排十来岁的小孩在烈日下演练武术招式 。11岁的朱定天一招一式练得有模有样,那时他还不知道母亲董昌毅已身患绝症 。
董昌毅是巢湖市无为县六店乡竹山村人,12年前和丈夫朱得寿来到浙江宁波,靠捡废品为生 。儿子朱定天从小喜欢武术,他的父亲同样喜欢武术 。2007年3月,父亲把朱定天送到了河南嵩山少林寺旁边的塔沟武校习武 。
今年7月,朱定天的母亲董昌毅被诊断为肺癌晚期,医生说只剩下3个月的时间 。董昌毅曾听儿子朱定天说过,学校要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节目,他有幸被选上,成为2000名参演队伍中的一员 。于是,能在开幕式上看儿子的表演成了这个母亲最大的愿望 。
一张辗转的奥运会开幕式门票
就在一家人几乎不抱希望的时候,董昌毅的临终心愿被宁波和杭州媒体报道,感动了很多人 。7月13日,奥运门票转让登记截止前一天,宁波一位叫王山松的银行职员看到了这一消息,十分感动,决定把自己的门票赠送给董昌毅 。7月14日,双方到当地中国银行办理了转让手续 。最后时刻,董昌毅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开幕式门票 。
董昌毅一家人多次掏钱给王山松先生,均被拒绝 。王山松说,无论这张门票多么珍贵,都要送给最需要它的人,那是一个母亲对儿子最后的爱 。
按照安排,儿子朱定天于8月12日才能抵达北京 。可家里人仍希望能在这段期间里,让母子能见面 。2008年8月6日晚,河南少林塔沟武术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得知后,校方决定把朱定天的行程提前,于7日抵京与母亲团聚 。
“知足了,有这么多好心人帮助我,知足了 。”在得知儿子将要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节目,肺癌晚期的母亲董昌毅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来到北京看奥运会开幕式,看看儿子的表演 。然而,儿子的表演不是在的奥运会开幕式上,而是在残奥会开幕式上 。母亲董昌毅又失望而回 。
母亲终于有了这张残奥会开幕式入场券,能亲眼看儿子的表演,心愿终于实现 。
一个因感动产生的美丽误会
昨天,采访人员电话采访了塔沟武校总教练刘海科,他说这个感人事件中存在一个误会:朱定天参加的是残奥会的开幕式表演,并非8月8日的奥运会开幕式 。可能是由于朱定天年龄太小,还不了解这中间的区别,而他家人也没有问清楚,才有了这样的误会 。
教练李钰龙说,塔沟武校是在去年9月接到通知,要在残奥会上进行节目表演的 。塔沟武校有1万多名学生,学校要在里面选出2200人参加残奥会开幕式表演 。“先看年龄,再看形象,再看技术,还要看精气神 。”李钰龙说,最终上台表演的是尖子中的尖子 。
父母特地给儿子带来了这张写满亲情的土制标语 。
一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
正当11岁的朱定天同学满怀着信心准备赴京参加残奥会开幕式表演的时候,平地一声惊雷把朱定天震懵了,噩耗传来,经检查母亲患了肺癌 。为了不影响孩子的训练,父母忍悲含痛对儿子封锁了几个月消息 。就在8月份,当孩子就要启程进京时,父亲再也瞒不住了,只好满眼含泪告诉了自己的儿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