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肉块吃死人”、“不能吃豆腐”、“海产品皆有毒”…….如此多的奇特观点正泛滥在图书界和互联网博客圈里 。这些新鲜出炉的“养生专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语不惊人死不休 。

文章插图
近日有消息称,新闻出版总署正在考虑为养生类图书设准入门槛,而互联网上的健康养生“奇谈怪论”却依然没有政府部门介入干预 。
在健康至上的大环境里,所有“养生、保健”概念的图书、博客,一律人气十足 。
5月21日,采访人员走访了中关村图书大厦、第三极书局,发现《求医不如求己》、《曲黎敏养生十二说》、《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别让误诊害了你》等保健养生书籍摆放在显眼的位置或推荐书目的展区 。
打开卓越、当当等售书网站,健康类图书也是榜上有名 。在卓越亚马逊4月销售排行榜的前十名,其中3个坐席都被养生保健类图书纳入囊中,而《求医不如求己》更是稳居第一宝座 。
【健康类图书博客观点惊世骇俗 奇谈怪论泛滥】5月23日,采访人员从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了解到,近几年来,大众健康图书市场基本都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07年更是达到19000多种,相比2002年的9000种翻了一倍 。
除了传统的书籍,健康博客也是各种健康观点的大集会 。采访人员在一个名为“**医生的博客”里看到,不少网友咨询健康问题,这名博主也予以解答,不过她在解答完后基本都会劝对方来自己医院妇科就诊,并表示自己科室“专家众多、临床经验丰富、诊疗技术方法先进、设备齐全”。
现代人愿意在健康上下本钱,这也使更多人从健康市场看到了商机 。一些既不懂医也不是医生的人标榜自己是中医世家、养生专家纷纷出书、写博 。为了造成轰动效应,他们更是不惜提出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奇特观点 。但最终为这些明显违反现代医学常识观点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只是消费者付出的不只是金钱,还有健康 。
凭借“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等许多惊世骇俗的观点,林光常的名声不胫而走,其著作《无毒一身轻》的销量也随之步步攀升 。而《刘太医谈养生》的作者同样提出了“肉块吃死人”、“不能吃豆腐”、“海产品皆有毒”、“加工食品决不能碰”等耸人听闻的观点 。
除了观点奇特之外,更让读者困惑的是,许多养生保健图书存在观点相悖的现象,以致看得越多越糊涂 。采访中采访人员发现,一本书里宣称“用牙刷勤刷舌苔”的观点,另一本书中则表示“长期刮舌苔会使味蕾萎缩,所以不宜刷”;有的说“洗脸最好用冷水”,有的说“洗脸要用温水”,每种说法也都佐以理论依据,说得头头是道,让普通读者无所适从 。
5月21日,一位正在挑选女性养生类书籍的女士对采访人员表示,现在养生保健类图书“太多了”,“越看越糊涂”,一般只买知名度较高的书 。另一名消费者张先生则表示,如果买到了一本自己信任的好书,他会按书上说的做,“但关键是要买对书 。”
保健图书市场将设门槛,而互联网上的健康网站、健康博客目前还无人监管 。
中华中医药学会李俊德也曾指出,目前医学科普市场存在着养生书籍多,不知读哪家的;健康知识多,不知信哪家的;专家讲座多,不知听哪家的无序局面 。
5月21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秘书长曾令真告诉采访人员,目前养生保健类图书确实比较混乱,很多图书的科学性、专业性都存在问题,需要管理部门出台措施进行改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美白秘招改善四类肌肤问题
- 五种美白祛斑食谱 兼具美丽与健康
- 轻松美白的12种健康水果
- 震后严防重大传染病蔓延 各类病自救小常识
- 四种日常食品 让肌肤焕发健康活力
- 营养汤 帮你健康减肥
- 快速减肥食谱 健康减肥更重要
- 用饮食调控肤质 健康的护肤
- 自制美白补水面膜 便宜还健康
- “白骨精”们 如何保持肌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