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治疗葡萄膜炎有哪些方法】 葡萄膜炎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病因治疗,但因病因诊断困难,现常采用非特异性治疗,通常为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 。

文章插图
局部治疗对前葡萄膜炎尤为重要,常用疗法为:
(1)散瞳:应用散瞳和睫状肌麻痹剂,解除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痉挛,使眼休息和止痛,减少睫状肌对睫状血管的压迫,改善局部血循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使瞳孔开大,防止虹膜后粘连,或及时拉开后粘连,保持瞳孔的活动性 。常用药物有阿托品、后马托品、新福林、托品卡胺等 。为充分散瞳、拉开虹膜后粘连,可结膜下注射混合散瞳剂,如1%阿托品、4%可卡因和0.1%肾上腺的混合剂或0.5%新福林、0.4%后马托品和1%普鲁卡因的等量混合剂,每次0.1~0.2ml,注射于靠近虹膜后新粘连部位的角膜缘附近的结膜下 。
(2)局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滴眼与注射用药 。①滴眼剂:主要用于前葡萄膜炎 。常用的有0.5%醋酸可的松液、0.025%地塞米松液、0.1%艾氟龙液、点必舒(0.3%妥布霉素、0.1%地塞米松)液和四环素可的松眼膏 。②结膜下注射:用于严重的前节炎症 。如强的松或强的松龙每次0.3~0.5ml(25mg/ml),可每周注射1次,因吸收慢,注射1次可保持2~3周的效果;急性病人也可用地塞米松,每次2.5~5mg,每1~2日注射1次 。③眼球周围注射:用于全葡萄膜炎或后节炎症 。为全身用药的辅助疗法或慢性炎症不能长期服药者,可间断做眼球周围注射,常用强的松或强的松龙每次0.5~1.0ml,每周或隔周注射1次;急重病例,则用地塞米松2.5~5mg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 。④地塞米松离子透入法:可用于治疗眼前节炎症 。
(3)局部非甾体类抗炎药: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缓解炎症 。常用于不能使用皮质激素的单疱病毒性角膜虹膜炎 。常用佳贝眼液、欧可芬眼液等 。
(4)热敷:有湿热敷、干热敷、蜡疗,以及超短波透热等,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清除毒素和炎症产物,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并有止痛作用 。
全身治疗 。常用激素类、非激素消炎类、免疫制剂等药物及相应方法 。
(1)皮质激素:是治疗葡萄膜炎最有效的方法,利用其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 。适应症:局部治疗无效的严重前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 。注意有无全身用药禁忌症,小儿和老人要慎用 。用药方法:要根据炎症程度和发病急缓以及病人全身情况决定药量,尽量采用短期应用,但对严重病例要早用,用量要足,以便及时控制炎症,大量皮质激素治疗在2周以上者不要突然停药,以防反跳,必须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决定最小的维持量,长期用药者必须用中效强的松,不能用常效地塞米松 。一般对严重的葡萄膜炎,可先采用地塞米松,每日5~10mg静脉点滴,5~7天以后改为相应剂量的强的松,每日早晨口服,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减至每日20~30mg以下改为隔日给药,然后根据病情减至维持量 。
(2)非激素类消炎药:是对某些化学炎症介质如组织胺、激肽和前列腺素等的拮抗剂,可缓解炎症代谢物质的作用 。常用药物有阿斯匹林0.3~0.6g、消炎痛25mg,每日2~3次,布洛芬200mg、保泰松0.1mg,每日3次等 。
(3)免疫抑制剂:能抑制免疫细胞和抗体产生 。本剂毒性很大,可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必须慎用,仅用于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病情严重有失明危险、并能追踪观察者 。使用时应每周检测白细胞和血小板,如严重下降当考虑停药 。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瘤可宁、硫唑嘌呤、环胞霉素a、秋水仙碱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激素治疗葡萄膜炎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 特比萘芬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179例
- 葡萄膜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 怎样诊断和治疗鼻真菌病
- 综合疗法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36例疗效观察
- 鼻部血管瘤应怎样分类与治疗
- 鼻腔和鼻窦乳头状瘤应怎样诊断和治疗
- 自制壬二酸霜治疗黄褐斑50例的疗效观察
- 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 伊曲康唑治疗花斑癣临床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