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疾不要乱投医


牙疾不要乱投医

文章插图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康先生就经常遭这种罪,又无暇去医院治疗,总是顺手拿起消炎药吃上两片,结果牙病不仅没得到控制,反而在牙上出现了黑窟窿;吴老太太近日患了感冒,吃了不少消炎药,感冒好了,但又出现嘴角发炎,满口里像长了什麽东西,疼得难受,到了几家医院,都让他继续用消炎药,结果由口服到输液,花了不少钱,但症状不仅没减轻,反而加重到连饭都不能吃了,无奈之下来到了市口腔医院,经医生检查才知道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了菌群失调,得了白色念珠菌感染,对症下药1周后就好利索了 。得了口腔疾病,吃消炎药难道不起作用吗?带着疑问,山东省济南市口腔医院特需门诊薛兰德主治医师 。原来,许多人牙疼时就认为自己有炎症,认准了吃抗生素,可事实上许多情况下吃药无益反而有害 。首先,无规律地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病原体耐药,如牙髓炎需要开髓治疗,吃消炎药不起任何作用,反而引起细菌耐药,真正需要消炎时再吃药作用会大打折扣 。第二,吃药时间过长易引起菌群失调,正常人口腔内存在的念珠菌与其他微生物处于平衡状态,不会导致生病,长期应用抗生素后会抑制敏感细菌,念珠菌就过度繁殖,引起像上述的那位老太太的症状,轻者口腔疼痛,波及胃肠就更难治疗了 。第三,使用抗生素是有严格的限制的,不经医生指导自行应用抗生素是禁忌 。由此看来,口腔疾病用药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盲目用药百害而无益 。
杨女士今年三十岁,因反复牙疼痛、松动,牙龈肿,到口腔医院就诊 。医生检查发现她左下第二磨牙松动、肿胀、有明显的口臭,进一步拍x线片检查,发现牙后还有一颗斜位生长的阻生牙(智齿),已经无法再保留治疗了,经过处理不得不将这两颗牙都拔除 。事后杨女士懊悔不已,其实她早知道二十多岁时长出智齿,但因无症状,只是有轻度口臭,食物嵌塞,未予注意,医生劝其早拔,也没当回事,结果把第二磨牙破坏了,落得两颗牙同时遭殃 。针对上述情况,山东省济南市口腔医院特需门诊的副主任医师朱绍平,他认为,在临床此类情况很常见,椐临床观察,绝大多数智齿因其存在位置不正、发育畸形等多种因素,而威胁到前方的第二颗磨牙的健康,在二十岁左右,智齿萌出时,有部分人并无明显症状,仅有食物嵌塞、口臭,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第二磨牙构成威胁,导致第二磨牙龋坏、松动,以及周围组织的破坏而导致第二磨牙的失去治疗时机,最后不得不拔除 。类似这种情况,由于智齿的危害造成第二磨牙丧失,已占这类患者的七成以上,由此严重影响正常咀嚼功能,并给镶牙造成困难,因此专家建议有智齿的年轻人最好到专科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了解智齿是否对前方牙齿造成危害,如果确实有这种潜在威胁存在,应尽早将其拔掉,以免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由于智齿通常不能正位萌出,与前面的牙之间易形成食物滞留且不易清洁,常导致龋坏、牙槽脓肿等,使前面的牙受到破坏 。为了保护牙齿,避免炎症,必要时可将智齿拔除 。
牙周疾病悄然袭来牙齿保健刻不容缓
“我今年才三十岁,牙齿怎么竟然松动了,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小林一脸迷惑地询问医生 。近来在山东省济南市口腔医院门诊中,经常会发现许多人年纪轻轻就出现了牙齿松动 。经医生检查发现,这种情况往往是由牙周疾病引起的,牙周疾病目前在成人中的发病率已高达85%以上,并且还有年轻化的发展趋势,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警惕 。当你出现牙床出血、口臭等现象时,就标志着已经患了牙周疾病了,若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后果,轻者出现牙龈肿痛、牙周溢脓,最后就会发展到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其实牙周疾病是可以预防的,但仅仅依靠一般性的口腔保健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即使天天刷牙也总有刷不到的位置,当残留在靠近牙龈的牙齿表面及牙缝等不易清洁的地方的食物残渣一直未能去除时,它会吸收唾液中的矿物质而在牙齿表面形成坚硬的沉积物,这就是牙结石 。细菌常躲在牙结石下方的牙龈沟内释放毒素而造成牙周破坏,形成牙周疾病 。目前最有效的也是唯一的预防措施是定期做洁治(洗牙),即使用超声波洗牙机将牙结石震除,必要时再以刮匙刮除较深部位的牙结石 。当出现牙齿松动后必须到正规的口腔医院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做适当的牙齿固定,以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