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翔上天做只自由鸟( 二 )


作为一个上班族,王云海算不上是大富豪 。玩滑翔要花掉不少钱,仅一套设备就要几万元,加上他们满世界跑的旅行费、住宿费、吃喝的花销等等,一年下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问及此,王云海说:“还真没仔细算过会花多少钱,钱嘛,就是用来取悦自己的 。”他老老实实地承认:因为滑翔而影响工作的事情是存在的 。可是,“能找到一个东西让你那么快乐,再怎么着也值了!”越是简单的东西就越有玩头,这也是王云海看中滑翔的理由 。他说,事实上,每一次滑翔带来的乐趣都是不一样的,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这种感觉是很过瘾的 。尤其是在几千米的高空,用鸟的视角审视大地,周围只有风声,所有的烦恼都消失,头脑无比的清晰,人在那一刻都会变得智慧:“那种静谧,会让你忘了一切,也明白一切 。”
和伞友一起撒欢
张涛40岁伞龄2年软件开发公司总经理
见到“2003年国内最具激情的飞行员”张涛时,他正在静心修养,一只脚包得像个粽子 。前一阵去三峡飞伞时,张涛不慎扭伤了脚,住进医院,也因此错过了一个飞伞活动,张涛有些遗憾 。听说有采访人员采访飞伞的事情,张涛特意叫了几个伞友过去一块聊,他说:“实在放不下飞伞,现在不能动,扎堆聊聊也是好的!”虽然错过了一次飞行,但是在养伤的日子里,很多伞友都来看望张涛,还有伞友送了一个特大的花篮给张涛,很多外地的伞友都打电话来慰问,张涛很受感动,“有几十人呢!”说起这些伞友,张涛滔滔不绝,语言中也充满了感谢 。每次飞行下来,一帮人聚在一起,交流着飞行的感受 。刚才你碰到的那股气流真好!我没赶上好气流真是倒霉!谁飞得好谁飞得臭等等 。降落后的“神侃”,据张涛讲,“连声音都会比平时高八度” 。平时,俱乐部里会组织一些活动,一帮人不问年龄、不问职业地玩在一起 。有一年的中秋节,他们开车到十三陵水库,几十辆车围成一个圆圈,车灯全部打亮了,气势强过天上的月亮 。
非典时期,单位纷纷放假 。这对于这些飞伞狂人来说,真是个难得的机会 。五六十个伞友们自发地组织到一起,在北京南口小山的滑翔基地,9个人一堆的组成团队,一起飞,一起玩 。伞友中,会有人自愿地为大家服务,端茶倒水、定餐、支帐篷等,而这位伞友很可能平日里是一个大公司的老板,有时车陷进去了,一帮人会上来推 。不管身上穿的是什么国际名牌 。张涛说,在伞圈儿里,感觉自己是个“有组织的人”,从来不用担心和害怕什么 。到外地飞伞时,总有伞友在车站等候,只要看到背伞包的人,问都不用问,直接就接过行李了 。至今已经有不下六个朋友因为听了张涛的宣传而加入了滑翔的队伍,以致采访人员质疑张是不是搞滑翔伞经营的,张涛大乐,说他们是纯消费的,为滑翔伞俱乐部宣传是心甘情愿的,就像今天,几个朋友听说是聊滑翔的事情都很高兴,他们希望伞圈壮大,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和他们一起飞上天空 。
看着受伤的脚,张涛认真地说:“这次一定会吸取教训 。其实当天的气象条件不好,加上又不熟悉场地,也没有去看降落场,这种情况下飞当然容易出问题 。”他豪爽地承认:“全是我的错!”“那还会坚持飞吗?”“当然了!”三个玩伞的人竟一齐回答 。张涛说,飞伞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粗暴的、急躁的性格在玩伞的过程中都会有所缓解 。“这次教训只会让以后的飞翔更加安全!”张涛办公室的墙壁上挂满了滑翔时候的照片,两台电脑的屏保也是滑翔照片,甚至书桌上的台历也用了他们滑翔的照片 。正在采访人员惊叹的时候,张涛又拿出了好几摞滑翔的照片和一堆刻录的滑翔盘来给采访人员挑选 。看着照片上他和伞友开心的笑容,采访人员想,让这样一个人放弃滑翔,太不可能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