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染发剂 到底染黑了谁?

    新闻回顾 7种染发剂不合格
有媒体报道 , 据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称 , 在日前开展染发类化妆品专项监督抽验中发现 , 有6家企业7个品种的染发类化妆品涉嫌违法添加间苯二胺 。检验发现 , 这7种染发类化妆品的间苯二胺含量在0.09%至0.23%之间 。
这6家企业7个品种染发类化妆品分别是:中山市佳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科威丝染发膏(自然黑)、茜丽染发霜(黑色);中山茜丽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倩 妮植物焗油黑发霜;广州市白云区小四郎化妆品厂生产的小四郎染发膏(黑色);广州市海露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伊丽卡染发膏(自然黑);广州市白云区大荣精 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丹卓丽染发膏;标示为“北京章光101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北京章光101染发膏 。
随即 , 北京章光101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来“紧急声明”称 , 此次在广州查处的章光101染发膏是假冒产品 , 其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表示 , 已对5家广东企业进行立案调查 , 并将标示为“北京章光101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北京章光101染发膏相关情况通报给北京市相关部门 。
名词解释 间苯二胺及危害
【致癌染发剂 到底染黑了谁?】在染发剂致癌事件中 , 一个新的名词浮出水面 , 那就是间苯二胺 , 采访人员查阅资料了解到 , 间苯二胺主要用做染料中间体 , 用于制造碱性橙、碱性棕G、直接耐晒黑G等染料 , 并用做毛皮染料 。
在日本 , 染料消费中 , 间苯二胺占总消费量的90% 。间苯二胺也用于环氧树脂的固化剂、水泥的促凝剂 , 并用于染发水、媒染剂、显色剂等方面 。间苯二胺挥发性很小 , 不易吸入中毒 。口服则毒作用剧烈 , 与苯胺同 , 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 使组织缺氧 , 出现紫绀 。
染发剂的危害不仅仅是皮炎 , 而是与“癌”密切相关 , 1963年有人发现美发师易患膀胱癌;1971年 , 英国学者提出染发剂能使妇女患乳腺癌的机 会增加 。日前 , 美国癌症学会研究发现 , 女性长期使用染发剂 , 患淋巴瘤的机会增加70% 。该学会曾对1.3万名染发妇女进行调查 , 发现她们患白血病数是未染 发妇女的3.8倍 。
本市调查 使用者感到无所适从
采访人员就染发剂问题在本市进行了随机调查 。“少白头”的市民王先生称 , 自己使用染发剂已有十几个年头 , 除了偶尔有头皮过敏现象 , 并没有其他症状 。不过近来他也开始担心这么多品牌的染发剂都有问题 。而另一位常染发的吕女士则表示:“应该没问题 , 我每次都找最好的染发剂 , 应该不会有事 。”但价格高是否 就代表了安全呢?消费者也很茫然 , 采访人员随机询问了几位染头发的女士 , 在问到是否做过皮试时 , 大家的回答基本一致:“染发前从没做过皮试 。”
业内人士表示 , 染发不当会引发接触刺激性皮炎和接触过敏性皮炎 。前者的轻重与刺激物的浓度和个体的耐受度成正比 , 如上述劣质染发水的使用便可导 致此类皮炎的发生 , 而后者则完全与个人的耐受程度相关 。有些人本身具有过敏体质 , 染发后一旦出现过敏反应 , 重者第一天会感到头皮发痒、发热;第二天便出现 红肿、发炎 , 整个面部也随之发肿 , 眼睛肿成一条缝 , 睁不开也看不见;第三天头皮开始流黄水 。采访人员采访了几个经常染发的市民 , 均表示有过不同程度的过敏反 应 , 但一般都是换个品牌的产品使用 , 染发的习惯依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