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枫 “我在上海,我愿意讲述疫情下你不知道的故事”( 五 )


一车的人等待着一个方舱的接收,其中不乏坐轮椅的老人和小朋友,当然这一天一夜中,温饱也是没法保证的 。
又是等待 。
进去需要等待,离开也需要等待 。
方舱里的人在等待痊愈,居家的人在等待解封,上海在等待清零 。
我们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最稀松平常的日子 。
写在最后
没有人会想到,在持续长达两年多的维稳期后,竟然还会迎来如此洪水猛兽一般的疫情袭击,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
事情终将过去 。
但每次过后,似乎总会有一些“应激” 。
之前,我们学会了抢口罩抢酒精,这次我们知道了要抢菜囤物资 。
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生存技能,和越来越敏锐的神经反应,荒诞中带着点心酸 。
可是下一次呢?
我们真的不希望有下一次了 。
我知道这些天,一波又一波席卷朋友圈的求助、呐喊和倾诉,让太多人夜不能寐 。
局外人的无力感,也正在蔓延 。
之所以动念有这样一篇文章,是想让困于上海的那些具体的人和事,能够更加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
每一次的转发的确代表了我们的心声,但是更重要的不是任由自己的情绪沉溺,而是将目光投射到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上,令其收到更多的关注而得以解决问题 。
就在今天下午,小枫说,我好想去骑车啊 。
昨天雨晴也说,疫情过后要修好冰箱,储存好多好吃的 。
眼下,还没有迎来拐点,我们仍然要铆足劲儿 。
挺过去 。
无论是上海,还是所有人 。
期待上海解封的那天 。
更期待所有人相见的那天 。她刊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