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等和尊重
承接上面讲到的真实,很多人会觉得,在伴侣面前做最真实的样子意味着可以无拘无束,甚至,可以不用那么尊重对方 。但这其实是不对的 。
Guthrie等人(2011)指出最亲密的人往往是我们最尊重的人 。如果尊重自己的伴侣,会关心ta的福祉,不愿意ta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并且诚心地希望和支持对方拥有自主选择自己生命发展的自由 。
倘若一个人在关系中,希望对方委屈ta的利益来成全自己的“真实”,那就是一种自私,是对爱人和关系极大的不尊重 。
- 支持和应答性
伴侣应答性(percie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指能够明确感知到,伴侣对自己需求的关注、尊重、热心和支持(Reis, 2009) 。伴侣应答性可以促进关系里二人的自我表露、信任和相互依赖,它非常具有奖赏价值,可以让人感到自己被理解、欣赏和珍视 。
对许多人来说,以上提到的三个特征可能存在于自己与好朋友的关系中,却不存在于和伴侣的日常相处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人们并不是一直以来都重视爱情中的友谊 。
在1993年的一项调查中,只有 44% 的大学生表示ta们的恋人也是ta们最好的朋友(Lee, 1993) 。而这个数字在20几年后几乎翻了一番——2017年,有83%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正在跟最好的朋友恋爱(Lewandowski, 2020) 。
推算一下不难发现,1993年的在校大学生多为七零后,而2017年的则多为九零后 。那么,短短20多年,两代人的爱情观就发生了巨变吗?一起往下看——
首先,现在的年轻人更看重友情,ta们认为比起充满激情的伴侣关系,深厚的友谊关系可以给人带来同等的,甚至更多的满足感,并不会一味地将爱情放在第一位(DePaulo, 2015) 。
这与波兰社会学家Bauman于2003年提出的概念——“流动的爱(Liquid Love)”不谋而合 。这个概念中强调,爱情不应该是局限于狭义的夫妻之间的浪漫爱情,爱应该流动成一种更大的、更温暖的能量 。
另外,现在的年轻人更看重关系中的友情 。有研究显示,八零九零后与六零七零后的婚姻观大不相同:对千禧一代来说,让ta们决定步入婚姻的原因中,为了经济稳定和生孩子的占比最少(27%、49%),ta们更在意彼此的投入(76%)和陪伴(71%)(Wang & Taylor, 2011) 。
也有研究指出,八零九零后比六零七零后更喜欢找与自己受教育程度相同的人结婚 。随着性别平等运动的普及,女性普遍受教育程度更高,不再需要依赖男性获取社会资源(Barroso et al., 2020) 。
更多的女性希望在婚姻的权利动态中可以感受到“双方的爱好都受到重视”“能够自由自在地展现自我而不是矫揉造作”“珍视彼此的才能和决定”(Barroso et al., 2020)——这正好与好的友谊特征“平等、真实、尊敬”不约而同(Davis & Todd, 1985)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过去,为了维持父权社会的稳固结构,女性最大的“功能”就是生育,以此保证丈夫的家族得以延续(McKelle, 2013) 。这种文化体系里,对亲密关系中权利与分工的期待是固化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自己过得好与不好,与你有何关系?
- 人贩子 脾气大的人都过得比你开心。
- 动机本质上是非情绪化变量 为什么你的动机就那么容易消失?
- 01我背靠着月亮 有你的岁月里,从不羡慕别人的最好
- 星座|最容易把自己的爱情作没的星座
- 村民 你听过赊刀人吗?一把刀50元,不要现钱,记在本子上就能拿走
- 当女儿问“妈妈,你死了我怎么办?”妈妈写了一份《去世指南》,温暖所有人
- |《余生》大结局,我破防了
- |男人会不会和你离婚,在结婚前就已“注定”,这三个细节暴露答案
- 人性心理学:七个让你醍醐灌顶的人性定律!成熟不是看懂事情 人性定律,让人醍醐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