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她去加拿大渥太华旅游 , 在唐人街尝了我在信里强烈推荐给她的牛肉粉 , 写信时她告诉了我这件事 , 还描绘了一番牛肉粉的滋味 。 但看她的形容 , 我觉得她吃的可能是兰州拉面 , 和南方的牛肉粉不一样 。
我和Alison的通信结束了 。 一度我无法理解这件事 , 毕竟7年来 , 我上学、工作、搬了那么多次家都没有和她断联 。
今年圣诞节我想我会再次想起她 , 因为每年我对圣诞节的期待 , 就是她寄给我的礼物 。
本文图片
| 寄信人:L来自南京 , 写信若干年
手写信 , 听见另一个人对生活的诚实理解
我和笔友通过写信交流的契机 , 始于一段有些急切的线上聊天 。 2019年春天 , 我在网络社区认识了他 , 并被他理解世界的方式吸引 , 发现他性格温柔、真诚 , 便开始在网络上的交流 。
对即时通讯的依赖让我的交流显得急切 , 差点“劝退”了他 。 我很积极地向他分享各种话题 , 哲学、绘画 , 或是天气、食物 。 起初 , 他也展现出愿意交朋友的状态 , 不过每天频繁的线上信息让他产生了疑问 , 他问过我:“我们是不是说了太多话了?”对慢热的他来说 , 和一个素未谋面的网友每天说话并不合理 。
高中时我读完了《查令十字街84号》 , 那本小说里 , 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在书信交流中萌发 。 译者在前言里写道:“我喜欢因不能立即传达而必须沉静耐心、句句寻思、字字落笔的过程 。 ”对此我感同身受 , 我过去就曾写信和朋友交流 , 觉得这是种有实感的表达 。 为了保持这段友谊 , 我决定慢下来 , 提议用写信的方式联络 , 他同意了 。
书信往来三年的时间里 , 我产生了一种和他远隔千里但相互陪伴的感觉 , 让我联想到《查令十字街84号》中海莲与弗兰克的相处 。 只不过我们还不成熟 , 交流的内容多是抽象的理解和感受 , 更像是两个人的成长日志 。
在过往3年的时间里 , 通过书信交流 , 我得以知晓许多他对生活的真诚理解 , 并被他影响 。 去年年末我报名了北京一所大学的研究生考试 , 想来也和他在那所学校读书有关 , 他在信中给了我很多勇气 。 我想 , 我可能不会再和第二个人写这么多信了 。
本文图片
| 寄信人:于小于来自鞍山 , 写信若干年
通信近20年 , 城市里的邮筒都封了好多个
将近20年的时间里 , 城市中的邮筒已经封了好些个 , 有的信件投递口被透明胶带封住 , 有的被直接搬走 , 我和笔友依然在互寄书信 。
我们是大学同学 , 上次见面是在2005年 , 之后便靠写信交流 。 或许是因为现如今写信寄信的人越来越少 , 我发现信件邮寄的速度也变慢了 。 这些都是外部世界的事情 , 并不阻碍我俩收到对方的信件后 , 坐在桌子前 , 花几十分钟或几小时写好一封书信 。
琐碎的情绪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出口 , 但在信里可以 。 2021年的春夏之交 , 受疫情影响 , 我的情绪很低落 。 有一次我开着车 , 看到路边的花开了又谢 , 季节依旧交替 。 想到由于疫情 , 每个人都被笼罩在无形桎梏下 , 我哪儿也去不了 , 就在车上大哭起来 , 回到家后便将自己的心情写给他 。
一次他给我的来信中写了一件事:在一场和前同事的饭局中 , 那位同事很热情 , 给了朋友一个拥抱 , 他内心很抗拒这种不必要的热络 。 这本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 但私底下 , 他又真实地在乎这点 。 通过书信 , 他把这种不足为道但却真实在意的情绪抒发了出来 。 这种倾诉和接纳 , 是双向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婆媳关系有4道坎,若能都迈过去,就能婆慈媳孝,家庭幸福美满
- 曝陈三废妻子医院产女,100W轻松到手,网友:暴发户都这样
- 渐渐地,我们都变了,对感情不再执着了,看不清未来
- 与优秀的人同行,你迟早都会变得优秀起来,人生也会更精彩
- 爱一个人真正很棒的心态
- 人世间 《人世间》:原来,我们一生都在寻找“依靠”
- 上海 都这时候了,就放过上海吧!
- 面具 今天,娱乐圈所有的瓜都在这了
- 曹格 男明星公开喊话老婆别出轨:果然,荧幕前的恩爱夫妻,都是假象!
- |《心居》结局悲惨:三对恋人都分离,一个小配角成为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