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海子,和他的男人们( 二 )


诗歌 海子,和他的男人们
文章图片
父母激动地把他送进学校 。五岁的孩子坐在教室第一排,写字勉强能够着桌子,次次考试拿第一 。
稍长大一点,他就每天背着箩筐出门,给家里打草,帮父母减轻负担 。
而父母肩上的担子还在日日加重 。他陆续有了三个弟弟,嗷嗷待哺,软糯可爱,都读书,都不是天才 。
诗歌 海子,和他的男人们
文章图片
诗歌 海子,和他的男人们
文章图片
海子一个人顶着“神童”的光环长大,上课时承受着老师热望的眼神,下课后,他吃家里专门为他开的小灶——很咸的炒白菜 。
他一路飞奔着成长,无人能望其项背 。四年中学读完,他成绩傲人,个头瘦小,十五岁参加高考,顺利成为北京大学法律专业的新生 。
诗歌 海子,和他的男人们
文章图片
诗歌 海子,和他的男人们
文章图片
父亲摆酒招待亲友的那天,他懵懂而快乐地接受恭贺 。他尚未意识到,在这个村子里,并没有人真正懂他、理解他、追上他 。他孤独而不自知,痴儿尚未顿悟 。
诗歌 海子,和他的男人们
文章图片
始于三人行
查海生入学北大那年,是1979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 。
诗歌 海子,和他的男人们
文章图片
诗歌 海子,和他的男人们
文章图片
那也是文学和诗歌的年代,每一座大学都是一片文艺的海洋 。北大礼堂能容纳3000多人,一开诗会就座无虚席 。
诗歌 海子,和他的男人们
文章图片
诗歌 海子,和他的男人们
文章图片
查海生不可避免地参加了几场诗会,读了几本诗歌,又读了哲学和美学的书,爱上尼采和海德格尔 。那些辩题、神话、诗词让他心潮起伏,神经亢奋 。
诗人觉醒了 。
诗歌 海子,和他的男人们
文章图片
诗歌 海子,和他的男人们
文章图片
他以“海子”的身份,将自己的二十多首诗歌在校园中传发,惊动了北大五四诗社的核心成员—— 一个中文系79级学生诗人 。他细读了海子的诗,惊才绝艳 。
他主动找到海子,伸出手:“你好,我是骆一禾 。”
诗歌 海子,和他的男人们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