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来吧,拿着借条来,我儿子不在了,账我老头子认了,我给你们重新打借条 。”
说这句话时,杜长胜已经是一位71岁的老翁,而他为了这句话,将要背上330多万元的债务 。
他不过是睢宁县,梁集村一位普通的村民,儿子和儿媳因遭遇意外事故而身亡,留下了高达330万元的巨额债务,还有一对幼子 。
原本,杜长胜可以不用认下债务,毕竟在法律上,清偿债务,也只是以欠债人的实际遗产为限,更何况老人和幼子,还优先享有遗产中的赡养费用、抚养费用 。
可杜长胜却以古稀之龄,扛起了所有,一一打电话给借钱的人,承诺子债父偿,并改写欠条,用所剩余生,去履行诺言 。
他为何做出如此令人诧异的选择?
答案就藏在杜长胜的“生意经”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杜长胜自出生之后,就住在徐州睢宁县梁集村里 。
徐州地区,历来以面为主食,挂面加工的作坊,遍布大部分村镇 。
杜长胜没有读过书,长大后为了谋生,便学习了挂面加工的手艺,在村子里开了一间小作坊,养活一家老小 。
那时候,村子里的挂面作坊还有其他家,但杜长胜的作坊,是村子里最受欢迎的一家 。
村子里的人提起杜长胜,往往都会竖起大拇指,毫不吝啬地夸赞:“老杜,是个好人,也是一个实在人 。”
文章图片
凭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好口碑,杜长胜的小作坊在不断更新换代中,逐渐扩大成了一间面粉加工厂 。
杜长胜一家人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儿子逐渐长大,中学毕业后,就跟随他做起了面粉厂生意 。
【镇政府 儿子儿媳先后去世,71岁老人守信还债330万:借条拿来,我替他还】杜长胜经常告诫儿子:“做人要讲究诚信,更要讲良心,这是我一辈子的生意经 。”
儿子谨记在心,始终诚信经营,从无坑蒙拐骗、躲账赖账的事发生 。
后来因为信誉好,质量有保证,面粉厂的生意越做越大,儿子便和相熟的人,借钱投资,建起了挂面厂 。
彼时的老杜,已退休回家,颐养天年 。
可天有不测风云,新厂投建快完成,尚未投产时,原本想要大干一番的儿子,就因为一场交通事故而去世 。
文章图片
世界上最剜心的痛,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
可杜长胜没有想到,这样的痛,几个月后又再度发生——
2011年7月,新厂正式投产10多天后,儿媳竟也因为车祸而身亡 。
杜长胜和老伴儿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中,差点倒下 。
可看到两个已经失去了父母的孙子,又强打起精神,在悲痛之中,料理儿媳的后事 。
后事还没完全料理清楚,更大的难题,就出现在了杜长胜的面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婆婆|儿媳坐月子婆婆扬言不伺候外人,十年后婆婆生病,儿媳:礼尚往来
- |《心居》里的两个极品婆婆,无论遇到哪一个,儿媳妇都有罪受了
- 64岁老人带老伴去旅游,出门5天接30个电话,儿媳:你们太自私了
- |“儿媳,你小叔子买房,你们拿30万”“那让你儿子准备好离婚”
- 怀孕 儿媳坐月子婆婆扬言不伺候外人,十年后婆婆生病,儿媳:礼尚往来
- 结婚 婆婆腰疼做不了饭,脚疼做不了家务,儿媳狠心丢下孩子后,都好了
- 寻子 她寻子26年肺癌离世5年后,人们找到她儿子,原来就在她朋友圈里
- 婆婆|婆婆命令儿媳把“二套房”送给小叔,儿媳:我偏不送,大不了离婚
- 儿媳|“老无所依”了才明白:儿媳任由婆婆欺负,是对婆婆最狠的报复
- |婆婆住女婿家2年后悔:丢下坐月子儿媳带外孙,是我最愚蠢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