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医生也很难治疗那些长期在“贬低式”教育下成长的孩子

文/老K
微博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 。
一个医生在治疗复诊的抑郁症孩子 , 而孩子在那里看书时 , 医生大为夸赞孩子用功 。
这时候母亲赶忙来了一句“用功?假用功” 。
【|对不起,医生也很难治疗那些长期在“贬低式”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医生无奈的对母亲说:“你看又开始说了 , 又说了吧!” 。
无论怎么叮嘱还是挡不住母亲对孩子习惯性的贬低 。
这个消息发出来之后 , 很多小伙伴想到了自己过去被父母PUA的场景 。
|对不起,医生也很难治疗那些长期在“贬低式”教育下成长的孩子
本文图片

|对不起,医生也很难治疗那些长期在“贬低式”教育下成长的孩子
本文图片

|对不起,医生也很难治疗那些长期在“贬低式”教育下成长的孩子
本文图片

这些美其名曰为鼓励你的方式 , 却深深让这些孩子陷入无比痛苦的深渊 , 以至于多少年之后还能历历在目地把其说出来 。
神奇的“罗森塔尔效应”
|对不起,医生也很难治疗那些长期在“贬低式”教育下成长的孩子
本文图片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有时候假话说多了 , 也就成了真话了” 。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 , 随意在实验中抽取了18名普通学生 , 然后告诉校方 , 他们通过了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孩子有很高的天赋 , 只是还未开发出来 。 事实上 , 这些孩子和其他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 , 但考试结果却显示 , 这些学生真实的考试结果却比其他孩子高出来很多 。
研究者发现 , 是这些正向的鼓励与赞美让这些孩子发挥出更高的潜力 , 从而超越了平常的自己 。
罗森塔尔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期望和赞美是人的内在需求 , 也是激励的一种有效手段 。
所以 , 孩子是否有能力 , 最后的成就如何和自身努力有关联 , 同时也和受到家庭的暗示和方式方法有关 。
为何有些父母偏爱贬低孩子?
|对不起,医生也很难治疗那些长期在“贬低式”教育下成长的孩子
本文图片

其实有时候 , 很多父母随口的一句贬低的话好像并不想真正地贬低它们 , 但却成为了很多孩子内心无法消除的“烙印” 。
比如 , 有时候父母只是想发泄式的表达对孩子当下的不满 , 通常一些什么“猪脑子 , 你不长脑子吗等等”这些话随口而出 , 但却实实在在伤害到了孩子 。
《中毒的父母》一书中写道: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 , 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 , 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
那些话到了孩子的耳朵里 , 都是对自己努力的否定 , 对自己尊严的践踏 。
舒淇曾就在一档节目中表达自己“没有童年” 。
她的凄惨没有童年并不是衣裹不腹 , 而是父母每天的打击和侮辱让她不堪重负 。
“大嘴巴 , 真丑” , 这都是父母经常的话 。
|对不起,医生也很难治疗那些长期在“贬低式”教育下成长的孩子
本文图片

长此以往 , 让舒淇成了低自尊的人 , 最终导致舒淇生活和爱情屡屡受挫 。
究其为何父母频繁贬低孩子 , 一种精神分析的解释是 , 父母本身对自己就不满意 , 很多时候会把这种感受不自觉投射到自己孩子身上 。
其次就是 , 贬低往往意味着好控制 , 因为你不好 , 所以就要听我的 , 这就是典型的“以批评为名 , 行控制之实”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