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应人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和照相机中的自己,哪个更真实?( 二 )


往往当事人更喜欢做了镜像处理的照片
, 这也就也是当事人自己从镜子中看到的自己 , 而他的朋友们则更喜欢未经处理的照片 , 因为这是他们眼中所经常看到的自己 。
这也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 当一个人或一件物品多次重复在你的眼前时 , 你对其好感度也会不断提升 。

效应人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和照相机中的自己,哪个更真实?
文章图片

为什么会觉得动态人像更好看
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 , 大脑在处理外貌时会综合面貌的在不同角度不同位置上的数据 ,
绘制出一个抽象的三维立体模型
, 这个模型会在每一次你照镜子的时候通过筛选面部特征进行匹配 。
生动动态的面孔更容易刺激相貌识别的神经匹配机制 , 也会让人觉得动态的脸往往更让人觉得舒服和愉悦 。

效应人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和照相机中的自己,哪个更真实?
文章图片

不过这个系统更倾向与识别动态的人像 , 这就是心理学上所定义的“冻脸效应”:
一个人动态的吸引力往往高于静态的吸引力 。
相机中的自己之所以更死板 , 也是因为相机拍出的照片是静态的 , 大脑识别系统识别这这样的人像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 , 另外照片完全将人物完全定格住了 , 全本不平均的面部缺陷也都被凸显了出来 , 根本没有大脑可以脑补的余地 。

效应人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和照相机中的自己,哪个更真实?
文章图片

左脸效应
根据研究显示 , 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自己的左脸比右脸好看 。 科幻作家山姆 · 基恩认为 , 大脑的左右各承受情感和理智的控制 ,
而左脸正由控制情绪的那半边大脑所掌控 , 因此左脸也更容易真情流露
, 心理学也表示 , 当一个人说谎时 , 他的左脸是最容易产生破绽的 。
真情流露的的脸也会让人觉得更加愉悦 , 在《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画作中 ,
画家呈现的就是蒙娜丽莎微笑的左侧脸
。 艺术对审美总是有着毒辣的眼光 , 在画家创作作品时也就有这样一条“左脸原则” , 证实左脸普遍会比右脸好看 。

效应人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和照相机中的自己,哪个更真实?
文章图片

怎样用相机拍出好看的自己
【效应人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和照相机中的自己,哪个更真实?】照片呈现的画面 , 是真实物体经过投射到一个平面上的 , 在这过程中无可避免造成一些变形 , 这也是相机无法做到完全还原人像的原因 。
另外在不同焦距和不同打光的条件下 , 所呈现的相同人像也有很大的差异


效应人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和照相机中的自己,哪个更真实?
文章图片

我们知道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是一个平面的状态 , 那么立体的东西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 人如果是正对着在广角的相机下 , 侧脸就会显得很小很容易消失 , 随着焦段变长 , 侧脸的宽度也会逐渐变长 , 但人物脸型的长度并不会受到影响 。
并且受到桶形畸变的影响 , 人物的鼻子会变得更大 , 人脸会呈现“菱形”的状态 。 因此得出结论 , 相机的焦段会影响人物的脸型 。
光线能一定程度影响到面部的原因是 ,
角度合适的光源可以使面部充盈起来
, 隐藏面部的不平整度 , 同时还能使人物画面明亮 。

效应人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和照相机中的自己,哪个更真实?
文章图片

结语
事实证明 , 无论是相机还是镜子 , 都无法完全还原真实的自己 。 虽然镜子相比于相机而言还原度更高 , 然而镜子所呈现的毕竟是与面部相反的镜像 , 每个人的面部也不完全对称 , 相应的我们从镜子中所看到的自己也就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