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一半蜜糖一半伤,2022如何踩准轻医美风口?( 二 )


与此同时 , 新氧同样注重消费者之间的互联互通 , 截至2021年9月 , 新氧免费体验KOC已达210万 , 他们通过新氧免费体验积累的高质量内容也已超过11万篇 。
此外 , 实验室评测、轻医美榜单等其他内容板块 , 以及新氧魔镜、模拟整形、皮肤检测、发型设计等辅助工具 , 也一同构成了新氧内容生态的决策体系 , 帮助消费者鉴别真假、一站到位、降低决策成本 。
可见 , 新氧已成连接爱美人士和医美机构的重要平台 , 甚至被外界称为医美界“小红书+大众点评”的结合体 。
然而 , 内容只是让消费者起心动念的初始环节 , 为了实现留存、购买、复购的闭环 , 新氧还针对各环节提出了专门解决办法 。
一是在供应链端 , 构建医美共享生态 , 通过设备租赁、B2B业务 , 为产业链合作伙伴降本增效 。 同时 , 为厂商及其认证机构提供入驻权益及运营扶持 , 提升品牌线上正品渗透率 。
二是在消费端 , 将通过补贴投入 , 推动交易达成 , 促进用户消费升级 。 同时 , 在新氧美次卡的基础上 , 联合药械品牌、医美医疗集团推出品牌次卡、集团次卡 , 帮助机构运营减负 , 共抓留存 。
此外 , 新氧还将提供更为专业的全面保障服务 , 为供需两端双向赋能 , 用保险业务保障医美消费“最后一公里” 。
事实上 , 这一系列举动的成效已经显现 。
比如 , 2021年二季度 , 新氧平台上的口碑产品fotona 4D在线下单量同比增长500% , 表明新氧已具备制造爆品的能力 。
又比如 , 截至2021年11月 , 试点机构新氧药柜“正品保”SKU私信转化率环比8月提升181% , 机构订单环比8月增长率超过400% 。
此类成果不胜枚举 , 而与此同时可以预见的是 , 在新氧等互联网医美服务平台的倡导下 , 未来医美行业生态也将发生巨变 。
【新医美跃迁成势】
2022年将是医美行业新生的一年 。
此前 , 医美行业在巨大的市场诱惑和尚不健全的监管环境下迅速膨胀 , 规模扩大的同时 , 行业乱象层出不穷 。
艾瑞咨询《中国医疗美容行业的洞察白皮书》显示 , 2019年合法医美机构的行业占比为14% , 合法医师行业占比为28% 。 而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注射类针剂正品率只有33.3% , 在非法医美场所中 , 90%以上的医疗美容设备都是假货 。
更加触目惊心的是 , 平均每年黑医美机构致残致死人数高达10万 。
由此 , 在全国各地引发的诉讼、维权也是急剧增加 。
以浙江省为例 , 单是2021年上半年 , 浙江省消保委共受理医疗美容服务类投诉363件 , 投诉反映的问题包括缺乏资质、虚假宣传、乱收费、诱导贷款等方面 。
据中整协统计 , 平均每年因医疗美容导致毁容的投诉记录多达2万起 。
面对乱象 , 国家监管部门也是连出重拳 。
2021年6月 , 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发布《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 8月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 , 力求推动医美行业价格透明化、立法严格化、监管落地化 。
医美行业随之震荡 , 对于行业整体来说 , 这是必须经历的阵痛 。
2021年9月 , 新氧高管在电话会议上表示:“长远来看 , 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 , 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 新氧将从自身做起 , 坚持行业自律 , 进一步完善内部审核机制 , 在信息发布、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过程中 , 拦截违法违规医疗美容宣传信息 , 促进医美回归医疗本质 。 ”
事实证明 , 新氧没有说大话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