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中国合伙人们”( 六 )


当年他负责的那家水吧被周围几家连锁店用低价、打折的方式抢走了许多客户 , 最终以收入付不起店租宣告失败 , 那时候的张浩每天盯着对方的“特价牌” , 成天睡不着觉 , “这些价格还赚钱吗?房租不要钱吗?”
前些年他同样用低价的方式 , 帮助加盟商挤垮了几家店——这些店都是没有经验的学生开的 , 如今疫情更让他觉得商业残酷 。
“你知道当时那学生的可怜样吗?”张浩原本想劝说杨童放弃开独立品牌奶茶店专做加盟 , 这些天他脑海里一直回忆着之前被自己挤走的那些没有经验的学生 , 他们如同之前张浩一样 , 一面将“转租”贴在店面的墙上 , 一面流着泪收拾店里的残局 。
“过来人”张浩明白那种感觉 , “就像是真的有人拿着把刀戳到心脏里的疼 。 ”
但是张浩没有把劝说的话说出来 , 他想的是 , “嗨 , 人家杨童打这个电话不就是抛出友谊的橄榄枝么 , 至于像几年前说真话反目么?”
相比于一休、杨童、和张浩 , 杨婷无疑是最幸运的 。
最后在签订那份“法人协议”的关头 , 她退缩了 , 这份兼职被同校另外一个女生接下 。
等两年后杨婷研究生毕业回国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才知道 , 那家公司补贴、贷款下来后 , 原法人直接卷款逃跑 。
而所谓的阴阳合同 , 却因为阴合同在盖章时 , 对方耍了一个心眼 , 少了一个骑缝章 , 又没其他的证据证明其效应 , 因此不具备法律效应 。
女生作为“新法人” , 最终找家里要了8万块还上欠款 , 别无他法 , “谁想年纪轻轻当老赖?”
而杨婷也发现 , 那些穿梭在校园里的“总”们也在毕业后的一两年里 , 陆续的成为了其他公司的螺丝钉 , 丝毫看不出曾经的热血 。
陆续进入30岁的他们 , 形成了默契 , 对这些经历绝口不提 。
注:以上人物均为化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