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一刀两断 兄弟姐妹的关系,其实是父母决定的】“我和你一刀两断 , 以后再也没有关系 , 以后有啥事不要来找我”
53岁李大姐办完母亲的葬礼后 , 当着众亲戚的面宣布和弟弟断绝关系 。 而前面35岁的弟弟一脸燥加上不可置信 , 随后问到:“姐姐 , 你胡说什么 , 父母都去世了 , 你就是我在世上唯一的血脉亲人了 , 有事我不找你找谁啊 。 ”
李大姐不再搭理弟弟的话离开了 。 随后找了地方哭诉这几十年的委屈 。 母亲身体不好 , 生下她之后 , 18年后才生下弟弟 , 当时父母都是高龄了 。 自从有了弟弟后 , 父母把所有心思和财产都放在弟弟身上 , 并要求做姐姐的也要帮衬弟弟 。
文章图片
后来李大姐结婚后 , 还是免不了被父母逼迫着给弟弟奉献 。 娘家财产自己一分没得过 , 但这些年弟弟上学结婚 , 父亲生病 , 所有的钱都要李大姐出 。 后来父亲去世后 , 母亲要和李大姐生活 , 李大姐好吃好喝照顾着母亲 , 但母亲还总是找各种理由要钱还把自己养老金都给弟弟 。
更让李大姐无法接受的是 , 母亲生病住院的时候 , 钱是自己出的 , 然而报销后都给了弟弟 。 在母亲这样的偏心下 , 弟弟也把李大姐当成取款机 , 啥事都找她 。 李大姐虽然不堪其扰这样的生活 , 但看在母亲的面子上 , 也只能被迫接受这样的生活 。 然而现在母亲去世了 , 李大姐终于可以摆脱弟弟的剥削了 。
李大姐的经历让我想起了 , 曾在某乎上看到的一个热门话题 , 父母不在了 , 兄弟姐妹就散了 , 真的是这样吗?
文章图片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就是 , 兄弟姐妹的关系 , 其实是父母决定的 。 散不散 , 也是父母决定的 。
父母偏心和重男轻女严重的 , 可能父母还在世的时候 , 就已经散了 , 老死不相往来 。 像李大姐这样 , 这几十年一直忍受着这么不公平的对待 , 还能忍到双亲都去世后才和亲弟弟断绝关系 , 已经很不容易了 。
兄弟姐妹因为血缘关系成为一家人 , 而后天的感情除了血缘关系的加持外 , 其实更与父母的经营有关 , 甚至后者占决定因素 。
如果父母明事理 , 会做人 , 有强大的治家水平 。 能尽量做到公平对待每个孩子 , 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公平和谐的家庭环境中 。 同时 , 父母用心教育每个孩子 , 让孩子们都明事理 , 懂感恩 。 那么这样的家庭中 , 父母在世时 , 兄弟姐妹们亲如一家 , 其乐融融 。
文章图片
就算父母不在了 , 兄弟姐妹依然可以常来往 , 互帮互助 , 几个小家庭相处得如一家人一样 。 这样的兄弟姐妹关系 , 也是很多父母愿意多生孩子的初衷 。 这样的兄弟姐妹才是伴 , 才是血脉相连的亲人 。
但是由于很多父母的短视和偏心 , 让兄弟姐妹之间离心又离德 , 好好的家庭分崩离析 。 所以家庭是否和谐 , 兄弟姐妹之间关系如何 , 和父母关系很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丁克是由西方在七八十年代传入我国的一种生活理念。|丁克族就是享受二人世界,不要孩子,生活不被孩子所累
- 我算发现了 人性不分性别,只要在家当家庭妇男,多半会被嫌弃不上进
- 都说天底下最无私的就是亲情 人到晚年,最好别跟子女“交底儿”,留一手才最好
- 过来人说的“老三样”,到如今才发现,是真理
- “我就不知道要婆婆有何用?白天我上一天班 白天不带,晚上还不想带孩子睡觉,宝妈们都在怼她
- “小的时候是留守儿童 那些高学历在家带娃的妈妈,看似学白上了,其实也没白上
- “老骥伏枥 老年人相亲比年轻人“卷”得多
- “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太小 生完老二后,你家老大和谁睡?聪明妈妈的选择让一家人受益无穷
- 都说如今我国有三千多万光棍 闪婚后夫妻俩产生龃龉,女方“不让碰”
- 相亲市场上有“三无男”之说 相亲市场上令人避之不及的“三无”女孩,到底啥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