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我们的文章 , 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顶”吧!
【|《菜根谭》:人生不可流于世故,但也不可偏离人情】1
人生不可流于世俗 , 但也不可偏离世俗 , 流于世俗者易成为媚俗之人 , 而背离世俗者多不通人情世故 。
因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 , 在复杂的社会规则之下 , 不可避免地要接触一些是是非非 , 也可以说社会本身就是是非存在的载体 , 所以行事要深浅有度 , 如果完全妥协于是非规则 , 甚至在关键时刻不能坚守自身底线 , 那自身必然就是世俗卑劣的纵容者 。
反正 , 如果过分标新立异 , 孤傲清高 , 看似摆脱了世俗规则的束缚 , 但是实际上 , 也错失了在世俗之中建功立业的机会 , 甚至容易招致他人的非议和排挤 。
古人说这样一句话:不近人情 , 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 , 一生俱是梦境 。
意思就是说:做事不合人情世故 , 只要开始做就会面对重重困难;做事不体察世道人情 , 一生都会成为虚无缥缈的梦境 。
人不能流于世俗 , 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去遵守世俗的规则 , 如果一个人性情过于耿直 , 做事情也总是偏激自大 , 这样的人很难在生活中建功立业 , 就是因为不通人情世故的方式阻碍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
就好像在生活中 , 生活多有羁绊的 , 通常是性格偏激耿直之人 , 而生活中那些人生畅快通达者 , 许多都有着平易随和的特质 , 就是因为他的随和特性 , 伴随的是一种谦让妥协的姿态 。
我们所提倡的不是与世俗苟同 , 但是需要在适当的时刻以上善若水的姿态随遇而安 。
曾国藩曾经引用过管子的一句话 , 叫:斗斛满则人概之 , 人满则天概之 , 就是用来形容自己在人生中圆润谦虚的哲学智慧 。
曾国藩在年轻的时候 , 曾经因为锋芒毕露 , 铁血无情的处世错误 , 导致自己落落寡和 , 甚至在创办湘军的过程中多有羁绊 。
他当时并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自己明明是一心为朝廷 , 而且做事的时候公私分明 , 奉公守法 , 为什么事情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呢?
后来曾国藩在一次机缘巧合下 , 找到了人生的“拐点” , 那就是他的父亲病逝 , 当他回到老家为父亲守丧三年时 , 遇到的一个事情 。
当时他回到老家之后 , 受到一个朋友的点化 , 再次熟读老庄之法 , 从此开始学会收敛自己的锋芒 , 以圆润通达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
最后在这种有效的改善下 , 不仅在无形之中化解了许多生活的隔阂和障碍 , 还在关键时刻以功成身退的正确做法 , 为自己避免了盛极必衰的祸患 。
就像曾国藩自己所说的一句话一样:“吾往年在外 , 与官场落落不合 , 几至到处荆棘 。 后来改弦易辙 , 稍觉相安 。 ”
这一句话也恰恰说明了曾国藩日趋成熟与通融事故的智慧状态 。
本文图片
2
有这样一个颇为粗俗但非常恰当的比喻 , 就是:我们要把世俗想象成一条狗 , 你要是惹怒了这条狗 , 它就会追着你咬 , 但是你也不能一味地向它妥协 , 更不能夸张地去给这条狗下跪 , 因为那样就丢掉了做人的尊严 , 而最恰当的方式就是顺着它 , 适当的丢给它一块骨头 , 让它为你所用 。
所以说 , 一个人光有品格与能力还不够 , 更要有通达世俗规则的智慧 , 这种智慧就是很多人常提到的中庸之道 。
所谓中庸并不是简单的折中 , 而是以相对宽容谦达的姿态 , 去容纳世俗之间应该遵守的规则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开端》众生皆苦!除了小人物让人破防,还隐藏着什么样的思考?
- 姐妹花|电视剧《女人万岁》杀青,殷桃、刘以豪等领衔主演
- 《今生有你》:谈静老公闹事,儿子生病,她能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 《今生有你》40多岁被离职的老赵:他的话,揭开职场人的隐痛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
- 西京|《镜·双城》西京云沫:此生与君相爱,不负空桑,更不负这份深情
- 葛薇龙|三刷《第一炉香》:明知道乔琪不爱自己,葛薇龙为何还要嫁给他?原因有三
- 再回首 《再回首》发现平平淡淡才是真!
- 李莫愁 《神雕侠侣》:到死仍是处女的李莫愁,她拿得起,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