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学生的称呼有哪些 古代人对学生的称呼

古代对学生的称呼有哪些 古代人对学生的称呼

1、“门生”[mén shēng],指求取知识学问的学子与学生 , 或者是受到有知识与德望的人家与学术界长者授业之人的称呼 。泛指学生与弟子 。
例:《跋尾·后汉孔庙碑阴题名》——欧阳修(宋)
“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
【古代对学生的称呼有哪些 古代人对学生的称呼】
释义:亲自传授的人是弟子,间接传授的人是门生 。
2、“弟子”[dì zǐ],古代对求学之人的称谓,以弟子的身份拜师学艺 。
例:《论语·雍也》——孔子(春秋)
“哀公问曰:弟子孰为好学?”
释义: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最好学?”
3、“受业”[shòu yè],古代学生对老师的自称,弟子对老师亦自称受业 。
例:《庸盦笔记·徐庶成真》——薛福成(清)
“余六七岁时,从之受业 。”
释义:我六、七岁的时候 , 就跟着当了学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