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人对于时间的划分方式与现代稍有不同 。在古代 , 人们使用一种叫做“铜壶滴漏”的方法来计时 。一昼夜被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如今的二十四小时制 。子时指的是半夜十一点到一点,丑时指的是一点到三点,寅时指的是三点到五点 , 以此类推 。
【子夜是指几点到几点】在古代,一个时辰等同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因此,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人们将一个时辰称为“大时” , 将现代的一个钟点称为“小时” 。然而,随着钟表的普及 , “大时”一词逐渐被遗忘,而“小时”则一直沿用至今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
-
-
-
-
-
-
-
吴越国 浙江“无名皇墓”:村民守墓千年,08年专家来访,才揭开墓主身份
-
-
-
-
2022年7月取蜂蜜黄道吉日 2022年7月哪天适合取蜂蜜
-
27日至29日新疆北部有雨雪天气 华北华南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
-
-
-
大米什么品牌最好吃又香又软 珍珠米几大品牌排行榜,什么大米好吃排行榜
-
千金芳|?吃一口等于5斤燕麦,心血管医生直言:若你常吃,远离脑梗,血管一通到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