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教材部分	

文章插图
	02教案部分	《自制小相框》教案
	一、课题:自制小相框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设计相框的材料、色彩、造型等相关知识 , 制作一个美观、实用的小相框 。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 , 学习相框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作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相框制作的知识,感受不同材质的魅力,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相框的制作方法 。
	难点: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 , 制作一个稳定、美观的相框 。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
	七、教学准备:照片、相框、多媒体课件、制作视频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提问,老师想要把这张照片摆放在卧室,没有一个合适的相框,谁能帮帮老师呢?
	2.引起学生一起制作相框的欲望,进而引出课题《制作小相框》 。
	(二)讲授新知
	1.初步感知
	(1)教师在大屏幕展示不同相框的图片 , 学生观察并思考 。
	(2)图片中的相框利用哪些材质呢?(广告盒、雪糕棍、瓦楞纸、饮料瓶盖等废旧物)
	(3)什么样的相框造型和色彩搭配的最好呢?(色彩:鲜艳、要突出相片内容 , 造型:美观,不能挡住照片 。)
	2.深入探究
	(1)教师在讲台实物展示几种相框,四人小组观察讨论 。
	(2)仔细观察,相框由哪几部分组成呢?(边框、背板、支架)
	(3)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固定相框呢?(支架、挂钩、磁石)
	教师示范
	教师播放视频,演示相框的制作步骤 , 讲解重点环节 。
	(1.折叠 2.裁切 3.剪 4.粘贴)
	(四)学生作业
	要求,自选身边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个美观实用的小相框;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并演示 。
	(五)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作品,举办小相框展览,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最佳相框 , 教师总结 。
	(六)小结拓展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学生学会用制作相框的方式装点自己的生活,感受化腐朽为神奇的奇妙感受 。
	九、板书设计
【如何设计制作一个美观实用的小相框 相框怎么做 卡纸过程】	

文章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