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的开嗓练声方法【初学唱歌的七种练声技巧 怎么唱歌好听简单的技巧】 1、共鸣练习 将舌头放松平躺伸出(像狗伸出舌头那样),然后舌头微卷,让上嘴唇和舌头之间留一条小沟,现在我们来发“wu”这个音,发声的时候要感觉全身都有共振 。这个练习可以改变你说话和唱歌的音色,让你的声音更加明亮,有磁性,这样的声音K歌才好听!
2、“哼鸣”练习 一般在开始练声时,先练练“M”是有益的,因为发这个音容易达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 。练习哼鸣时首先上下唇自然地闭上、口腔内部要打开,好象闭口打哈欠的感觉,感到声音向高位、额窦、鼻窦处扩展 , 但切勿把声音堵塞在鼻腔里,否则会发出鼻音 。
文章插图
3、母音的练习 除进行哼鸣练习外 , 更多地是进行母音的练习 , 如a,i,o,u,e等单母音练习,也可用混合母音练习如ma,me,mi,mo,mu等等 。
文章插图
4.弹唇(打嘟练习) “打嘟噜”作为相对“安全”的发声很适合早晨练习 , 因为其优点在于并未参与过多的咬字,仅靠气息吹动声带完成发声 。并且拥有快速开嗓、磨换声点、链接声区等优点 。个人上课也是会把这个动作作为给学生练声的第一个练习 。该练习建议配合跨度较大的音阶,一定要包含真声假声混声区域,可以在清晨快速唤醒声带并且在不同声区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
5、连音和顿音结合的练习
发yi音 在基本掌握了连音和顿音唱法的基础上,可以加连音、顿音结合在一起的练习,这样有利于歌唱状态的统一,顿音好象是一个“点”,连音像是一条“线”,这样以点带线 , 便声音的位置统一,并保持气息均匀流畅 。
文章插图
6、跳音练习 训练时的要领是腹部“丹田”处弹出的气流与喉头声带闭合挡气的用力应高度协调 , 准确到位 。应追求发出的声音始终具有强烈的气息支持感 。同时声音轻巧活泼,富于泛音光泽 。在训练音区的运用上,可采取从低到高直至自己的嗓音极限的办法 。
文章插图
在家也能用的练声技巧 1、 唱歌时的姿势
精神饱满,双肩略后展 , 双脚稍分开站稳 , 头部要端正 , 颈部肌肉放松,下巴不要向前突出,口形也应该根据字的发音要求自然张合 。
2、 唱歌时的呼吸
缓吸缓呼法: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将气息徐徐吸入肺叶下部横膈膜下降,两肋向外扩张,小腹微收,呼气时一定要保持吸气状态,即保持横膈膜和胸腔的扩张状态 , 不要使气息很快地泄掉 。
文章插图
急吸急呼法:可体会到登高或跑步运动后的急吸状态,不论是缓吸还是急吸,吸气都要稍深些,吸气量的多少 , 要根据所唱乐句的需要而定 。
我们在歌唱时,要有始终保持吸气状态的感觉,即使在换气时也不应两肋完全松驰,应当在每唱完一句时,仍保留一小部分息气 , 在两肋尚未完全收缩的同时,再补进一些气息 。
3、 歌唱时的声带
唱低声区时:声带闭合不紧并拉长,较厚,张力最小气流通过声门时引起声带的全振动 。
唱中声区时:声带靠拢并变?。醵?,张力加大,气流通过声门引起声带的局部振动 。
唱高声区时:声带闭紧并变得更薄 , 更短,张力也更大气流通过声门时只引起声带的边缘振动 。
歌唱时的喉头:在歌唱发声中还应十分注意打开喉咙,位置适中 , 不能过高形成坚固的管道,口盖积极向上,舌根放松,下巴松驰而放下,用半打呵欠的办法去做帮助体会喉咙打开的感觉 。
文章插图
共鸣腔的运用:
① 口腔共鸣:发声时口腔自然上下打开,笑肌微提,下腭自然放下,上腭有上提的感觉,这种共鸣效果明亮,靠前,易于和头腔取得联系,并可减少咽喉的负担起到保护声带的作用,使口腔壁、咽腔壁的肌肉处于积极状态 。
② 头腔共鸣:把声波在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稍向后移,放下下腭 , 同时收腭和小舌头上抬 。(打喷啼前的感觉)让口鼻咽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宽些,这种共鸣效果清脆丰满 。
③ 胸腔共鸣:咽喉部作半打呵欠状,发声时下腭自然下垂,把声波的反射点从硬腭移向下齿背上,这种共鸣宽厚、结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