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的性质

【史诗的性质 - 经验总结 www.jingyanzongjie.com】

史诗的性质

①史诗的性质有几个特点:它必是口传的(oral),必是与宗教信仰分不开的,又必是和该民族的典礼有联系的;史诗对于战争事件往往有极详细而生动的描述与铺陈,大部分歌颂该地崇祀之神明,把诗中的英雄人物尽量加以凸出 。②西亚史诗的特征 , LuigiCagni在谈到Erra一诗时,已有详细讨论 。
③汉民族在古代应该有他们自己的史诗 。但由于古代史官记言与记事分开 。记事侧重时日,对于事态的描写多采取“省略”(ellipse)手段,所以没有像西方史诗那样强调英雄主义 。“省略”是修辞上很重要的法式 。
④古代汉语的特征,采用省略句式见于殷代占卜文辞是非常普遍的 , 所以对神话人物没有作故事性的高变描写 。诗经中雅颂的体裁久已脱离了口语,所以不是epic的叙述形式,因此,一般认为古代中国没有史诗 。又史家作史书,授力主张“尚简、用晦” , 
⑤故冗遢、详尽的文体亦不受人欣赏 。唐代的俗讲变文兴起 , 衍生后来的弹词七字体,与天竺希腊的繁复冗长的史诗 , 其构章遣词,实无差异,这样的文体在吾国反属后起,这是文学形式由简变繁的另一方向 。
⑥但在民间口语文学中却保存大量的活的史诗,尤其是在少数民族的口传文学里面 , 像桂西布努瑶族的长篇史诗《密洛陀》,其中“萨当琅”长达二千多行 。西藏的格萨尔史诗有三十九部,如果把另外的六十七部加以整理,可有八十万行之多,比起印度的(摩诃婆罗多)还要丰富 。
⑦这样看来 , 礼失而求诸野 , 中国的史诗还活生生地保存着,正是口头文学的一个无尽藏呢!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