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我可以有一个很好的解答 。
首先 。看蓝光电影,其实就给你买汽车的时候,是选择一辆能代步的奥拓,还是一辆能够开的风驰电掣的法拉利一般 。两者所带来的体验是截然不同的 。
当然另外一个更大的不同就是它的播放成本 。
【蓝光原盘电影有什么特别的】
很多人只看到了发烧友要看蓝光圆盘,却不知道发烧友是怎么看这个蓝光圆盘的 。很多追求极致的发烧友都会选择之前的OPPO蓝光播放机 。这个品牌的播放机现在已经彻底停产,但是就算是停产以后 , 越狱版本都可以卖到9000到1万 。值这么多的钱的原因只有一个 , 就是它的整体播放,音质和解码还原水平非常的好 。
而为了能够完美的还原蓝光圆盘里边的影音视效,一台大屏幕高清晰度的投影机是必备的 。像现在这个阶段,基本上都都是4k的机型 。而一块儿非常好的投影幕 , 其价格之高也是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5.1声道7.1声道 , 甚至11.2声道杜比全景声,各种各样形式的家庭影院,你总得来一套 。各种各样高功率的功放 , 前级后级分体或者是合并级功放,你总得来一台 。
与之搭配的各种各样发烧级别的线材 , 你总得来两捆 。
要知道这一套组合下来,1万2万是起步,百万千万没止境 。
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就是喜欢看蓝光圆盘呢?
首先蓝光圆盘因为其巨大的容量体积 , 里边会包含很多平常看电影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的内容 。首先一般都会带几十个国家的字幕,好几个国家语音的音轨 。其中呢 , 又会以不同的标准制作 。比如现在的杜比全景声,或者是dtsx 。老一点儿的也有dts和ture-HD可以选择 。
杜比和dts公司在这个方面已经是发展了很多年了 。所以其音质效果是完全可以保障的 。
不可选择的多音轨多字幕 , 很多圆盘还可以提供多角度的视频画面 。有一些电影在拍摄的时候,导演因为犹豫从哪个角度下镜头 。有时会尝试从多角度拍摄 。而蓝光圆盘的菜单是交互型的,它会在播放到特定的时候提示你按某一个键,你就可以切换成导演,另一个从来没有公布过的角度去观看整场戏 。这个时候你就会感觉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一般完整的蓝光圆盘会包含很多最新电影的高清高画质高音质版本的预告片,而这些内容和你在网上看到预告片的感觉都是不同的 。
完整的蓝光圆盘里边,除此之外还会包含大量的花絮 。就以指环王这部电影为例 , 如果你看的是标准蓝光圆盘版本 。那么在主菜单里边,你就可以看到大量花絮的选择 。
这样一部三部曲的电影 , 在1080p的时代就需要占有达到110GB的容量 。而在4k高清化以后,整个容量的占比高达275个GB 。把里面所有的高清画面和电影以及后后边花絮全部看完 。预计估计得18个小时 。你不光看了一部电影,你还融入了整个电影的制作以及各个方面 。这是一个电影爱好者对电影喜爱的最高境界 。我不光看你的外表 , 我还想了解你的内在 。
其实多数人并不清楚,高级的家庭影院产品效果是远远超过电影院的 。现在国内电影院里边使用的音箱产品,普遍是一些国产指定品牌 。除极个别高端影院会明确选择杰士和JBL之类的大品牌音响 。
剩余的基本都是指定音响品牌 。
这样的一套音响设备,说实话只能有入门儿稍高一点的家庭影院的预算水平 。但是这一套可是分配在几十只箱子,包括功放所有的播放设备解码器上的 。而很多发烧友花同样的价格只买到了5只音箱,加一只低音炮音响 。一台强有力的解码级别合并功放 , 卖一两万块钱太平常不过 。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产品 , 这样的价格所能带来的效果到底有多震撼 。
如果在家里现在组建一个全景声的系统,那个声音的密度 , 环绕的整体感,都是你在电影院所无法体验的 。如果你要有一个土豪朋友,家里边恰好构建了这样一套系统 。记住脸可以先放到一边,务必去蹭着听一听 。
这其实就是介质的不同,所带来的不同 , 蓝光圆盘之所以长盛不衰也是有这方面的综合实力的 。当然由于互联网的兴起,玩这块的人已经越来越小众,而且越来越高端化 。那也并非无解 ,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选择物理多升到耳机 。价格不算很贵,搭配电脑的软解码器也可以实现不错的效果 。
祝大家都能玩儿上蓝光圆盘 。
现在讲蓝光已经过时了,因为4K软硬件已普及 。当然,对于没有4K设备的烧友,蓝光的音画质量也还是不错,特别是有些剧情片,差距更小 。
蓝光是蓝光光碟的简称,与DVD红色激光不同,其采用蓝紫色激光来进行读写,单位可容量是DVD的4倍以上 。大家知道,视频写到光盘上都是压缩了的 , 原滋原味的声音是CD , 原滋原味的影像是胶片,那光盘容量越大 , 意味着压缩率可以越小,画质声音损失的就越少,所以,大容量的蓝光电影音画效果更佳 。
正规渠道来讲,蓝光电影光盘是电影的标准载体,电影公司发行的蓝光碟片会尽量利用好存储空间,视频是标准的1080P格式,音频会设置不同语言的多种音轨,主要音轨会采取杜比公司或DTS公司的多环绕格式,同时,也会尽量加些删减镜头、拍摄花絮、OST等内容 , 所以,蓝光光碟是发烧友收藏的首选 。当然 , 网络上也流传着着一些原盘格式的数据文件,如IOS、BREM,提供了网络下载原盘的可能性 。但这些文件体积较大,一般达到40—50G,下载费时费力 。所以有些不可描述的组织对蓝光光盘内容进行了删减和进一步地压缩,由此出现了大量的高压缩率的正片视频,一般是MP4、MKV、RMVB等格式,体积由几G到十几G不等,这些都是非标准化格式,画质也能接受 , 音质完全就是发个声了,胜在体积小、易下载,对只拿电脑或盒子看看电影的人 , 基本能满足要求,对硬件较为高端的发烧友来说 , 肯定是使用蓝光格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