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的意思


高山流水的意思

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与子期相逢,钟子期听琴,“鸣”和“伯牙”同音 。出自《礼记·曲礼》:“伯牙和子期共得道于伯牙之门,子期问他:‘你对伯牙有什么意见呢?’伯牙说:‘臣钟子期 。’子期说:‘你怎么会听到这么高的声音呢?’钟子期说:‘谁在弹琴?’钟子期回答:‘高山流水遇知音 。’”(《庄子·外篇》)
1、《吕氏春秋·仲尼》:“齐宣王与韩宣王会于九重山,以观其鸣 。
钟子期闻之,喜曰:‘非也!非也!’遂引琴而歌 。及钟子期欲止,宣王问曰:‘非也!’曰:‘彼在高山流水之中以我观其志也 。’宣王曰:‘我观彼矣 。’宣王乃去 。”
2、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伯牙和子期共得道于伯牙之门……子期问他:‘你对伯牙有什么意见呢?’伯牙说:‘臣钟子期 。
我听见高山流水,所以想到这首曲子,所以我要用此琴为自己伴奏 。’子期就说:‘臣闻高山流水遇知音 。’”3、《庄子·外篇》“钟子期闻之而来,知伯牙曰:‘知音是何物?’曰:“高山流水遇知音……”4、清代郑板桥《燕闲夜泊》“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5、唐代孙隐《清异录》:“钟子期言:‘汝知不问?’子期曰:‘其知也 。’即与孙隐偕行 。后自比吴越国王之贤达,卒为春秋第一 。
3、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与子期相逢钟子期听琴(《庄子·外篇》) 。
出自《庄子·齐物论》:“知之者强谓之明“ 。其所强谓之明也 。明者,明之体也,明者,明之心也 。不言则暗不明,明则明而暗处不明,明就暗藏,明从暗出 。
4、孔子《论语·颜渊》:“伯牙、子期之游于九重山也,闻其琴声天下希见否?”(《论语·颜渊》)
子曰:“吾闻伯牙、子期之游于九重山,闻其音而不能见者,吾不能尽其礼也 。”6、子曰:“予闻伯牙、子期而不能尽其礼,何也?夫君子有五伦之分,而礼最重也 。上敬下慈,下义上?。凰溆懈改钢薷椅ブ?。”(《论语·为政》)7、子曰:“君子有五德:慈、俭、忠、信 。人皆有之 。”(《论语·述而》)
5、明代学者张岱《琴剑图》卷四:“伯牙与子期之游于九重山耳”其中有“高山流水遇知音,应是知音少”一句 。
【高山流水的意思】
今有“知音”合称知音 。出自《庄子·人间世》:“知音不逮而谁与言!”“知音”的关系,“听之令人无知者不叹,闻之令人有心曲”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