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在,我才敢生娃” 撕开了中国家庭的伤疤

网上流传的这句话没有戏谑之意 ,
而是很真实反映了一个现实:
中国新闻网曾经发起过一项投票 , 在有效的3565份投票中 ,

“我妈在,我才敢生娃” 撕开了中国家庭的伤疤
文章图片
CCTV的一部纪录片 , 真实地记录了河南郑州一个普通小区里的一群随迁姥姥们的日常生活 。
这些姥姥 , 来自五湖四海 , 当被问及为啥来带孙 , 她们的回答出奇的一致:

“我妈在,我才敢生娃” 撕开了中国家庭的伤疤
文章图片
有的是怕女儿和婆婆相处 , 会受委屈;
有的是爷爷奶奶不想带 , 或身体不好;
有的是不忍心自己的女儿变成家庭主妇;
……

“我妈在,我才敢生娃” 撕开了中国家庭的伤疤
文章图片
昀昀4岁多 , 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 , 一天到晚都得盯着 。
想休息一会 , 小外孙却拿着玩具打姥姥” 。
让她哭笑不得 。
累得睁不开眼的姥姥 , 只能半哄半求地说到:

“我妈在,我才敢生娃” 撕开了中国家庭的伤疤
文章图片
送去幼儿园之后 , 昀昀姥姥又一刻不停地 ,
还要抽空去 , 学习怎么科学育儿 。
想当年 , 这位姥姥是舞台上光芒四射的花旦 ,
退休后原本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 偶尔过过戏瘾 , 出去旅游散心 ,
可自从有了外孙 , 昀昀姥姥的生活 , 完全没有了自我 。

“我妈在,我才敢生娃” 撕开了中国家庭的伤疤
文章图片
老了儿孙绕膝 , 满堂欢笑 , 似乎是姥姥们年轻时的期盼 。
家务缠身 , 忙忙碌碌 , 失去自我的生活 , 又似乎并不是姥姥们想要的老年生活 。
隔代育儿更是难免磕磕碰碰 , 偶尔有冲突 。
昀昀姥姥每周去参加一次早教育儿课堂 。 饭桌上 , 女儿也不顾母亲抵触的情绪 , 夸夸其谈早教班的好处 。

“我妈在,我才敢生娃” 撕开了中国家庭的伤疤
文章图片
老一套的育儿经验被否定 , 育儿理念上的巨大鸿沟 , 昀昀姥姥虽然 , 却也只能淡淡地回答一句:

“我妈在,我才敢生娃” 撕开了中国家庭的伤疤
文章图片
帅虎姥姥 , 从老家漯河来到了郑州 ,, 背井离乡 。
, 除了照顾孩子 , 她只能每天与寂寞为邻 。

“我妈在,我才敢生娃” 撕开了中国家庭的伤疤
文章图片
时间久了 , 儿女们却也习以为常 , 常常忽略了老人的烦恼、无奈、心酸和孤独 。

“我妈在,我才敢生娃” 撕开了中国家庭的伤疤
文章图片
这位姥姥 , 为了让小外孙女开心 , 扮演起了米老鼠 ,

“我妈在,我才敢生娃” 撕开了中国家庭的伤疤
文章图片
黑龙江的一位姥姥 ,, 担心零食被冻凉了 , 就一路 。
视频的开头 , 让人觉得好笑 , 可看着笑着 , 却忍不住眼角湿润 。

“我妈在,我才敢生娃” 撕开了中国家庭的伤疤
文章图片
为了更好地陪读 , 姥姥、姥爷趁着暑假 , 戴上老花镜 , 把下学期的课本提前好 , 还认真做起了 。

“我妈在,我才敢生娃” 撕开了中国家庭的伤疤
文章图片
为了孩子 , 她们克服了记忆力的衰退 , 反应能力的下降 ,
研究起各类网课 , 解锁了各种学习小程序、APP ,

“我妈在,我才敢生娃” 撕开了中国家庭的伤疤
文章图片
倪萍的儿子4个月大时就被诊断出先天性白内障 。 在那段暗无天日的时间里 , 是姥姥一直陪在她的身边 。 倪萍后来在《姥姥语录》的书中写道: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