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玩弄”了全世界的人,却唯独不曾玩弄爱情!( 五 )


他“玩弄”了全世界的人,却唯独不曾玩弄爱情!
文章图片
这年赵元任29岁 , 杨步伟32岁 , 两人结婚了 。 从相识相爱到结婚一年不到 , 算得上闪婚了 , 但这事儿也就这么成了 。 也正是这两人的结合 , 才会有四个如此优秀的女儿吧 。
他“玩弄”了全世界的人,却唯独不曾玩弄爱情!
文章图片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们的婚礼 , 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一起到公园照相 , 再做成通知书 , 寄给所有的亲友 , 一共400多分 。 上面大大方方的写着:“我俩已在1921年6月1日 , 下午3点钟东经120度 , 平均太阳标准时结婚 。 关于贺礼我们一概不收 , 如果实在要送的话 , 就请送您的亲笔书信、诗文或乐谱 , 或者捐款给中国科学社亦可 。 ”
他“玩弄”了全世界的人,却唯独不曾玩弄爱情!
文章图片
依两家的背景 , 要大摆宴席何其容易 , 这对新人却推开所有繁文缛节 , 向当时的封建世俗挑战 , 想出了如此别出心裁的结婚方式 。 或许正是因为两人心中有爱 , 物质的东西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 这是多少恋人们渴望却可遇不可求的情感境界 。 当晚 , 两人各自请一人来家中吃饭 , 杨步伟请来朱征 , 赵元任请了胡适 。 胡适带了一本自己注解的《红楼梦》 , 并与朱征做了证婚人 。 次日 ,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 , 《晨报》将其作为头条 , 引起一阵轰动 。
他“玩弄”了全世界的人,却唯独不曾玩弄爱情!
文章图片
两人婚后的生活也是甜蜜得不行 , 杨步伟也会说几种方言 , 于是两人定了一个日程表 , 今天说普通话 , 明天说湖南话 , 后天说上海话 。 这不正是有趣的人碰上了有趣的人嘛 。 有了孩子以后 , 赵元任还时不时写几首歌 , 组成一个家庭合唱团 , 一人用一种方言 , 合唱一首歌 。
他“玩弄”了全世界的人,却唯独不曾玩弄爱情!
文章图片
▲赵元任与其女儿然而 , 1938年 , 风雨飘摇 , 外族侵略 , 诺大一个中国 , 竟已摆不下一张课桌 。 赵元任的方言研究也不得不中断 。 山河破碎中 , 他选择去国外避难 。 没想到这一走 , 就是大半生 。 到了美国之后 , 他先后在夏威夷、哈佛、耶鲁任教 。 在稳定的环境中 , 他仍旧醉心于学术 , 继续完善之前的方言研究 , 编撰字典、汉语入门读物 , 出版各种中国话语言类专著 。
他“玩弄”了全世界的人,却唯独不曾玩弄爱情!
文章图片
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受到美国广泛认可 , 1945年当选美国语言学会主席 , 1960年成为东方学会主席 。 在语言学术界 , 一直流传着一句话:“赵先生永远不会错 。 ”直到1973年 , 中美关系缓和 , 赵元任携夫人回到阔别30年的故土 , 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 曾有人问过他 , 《教我如何不想他》里面这个“他” , 究竟是男是女 。 那次归国之行 , 赵元任一连三次 , 在不同场合唱起这首歌曲 , 或许就是最完美的答案:这个他 , 是日夜思念的祖国 。 赵元任是个罕见的天才 , 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 , 他教过太多的学科 , 从数学到哲学 , 从方言到音律 , 他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 , 结合到了圆润通透的地步 , 很难用一个什么家来定义 。 但这一生 , 他都是个纯粹的学者 , 不为外界的名利所诱惑 , 更不想被一官半职所束缚 。 他深深地知道 , 自己能够安身立命的 , 唯有学问 。 自己所能够做的 , 是倾其一生 , 为中国汉语的发展做贡献 , 与此同时收获人生的乐趣 。
他“玩弄”了全世界的人,却唯独不曾玩弄爱情!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