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胡克斯|一周艺术人物|威双再迎女策展人,女性主义思想家胡克斯辞世( 二 )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席西库托评价说 , 在建筑和城市议题上的当代讨论 , 很大程度上源自她在当代世界研究与设想实验室的生活成长经历 。
作为一名加纳-苏格兰建筑师 , 莱斯利·洛科在全球范围内担任过多个教职并展开实践 , 尤其是约翰内斯堡、伦敦、阿克拉和爱丁堡 。 作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 , 她还是今年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的评委之一 。
洛科说:“在经历了人们记忆中最艰难和分裂的两年后 , 建筑师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我们可以做到的最好的东西:提出雄心勃勃且富有创意的想法 , 帮助我们共同想象一个更公平、更乐观的未来 。 ”(整理/宗禾)
北京 | 日本艺术家江上越
个展“一个误解时刻” , 呈现最新彩虹系列

贝尔·胡克斯|一周艺术人物|威双再迎女策展人,女性主义思想家胡克斯辞世
本文图片

江上越
12月18日下午 , 日本艺术家江上越的个展“一个误解的时刻 , 所有的面具都掉下来了”在北京唐人艺术中心开展 。 展览展出江上越2021年新创作的“彩虹”系列绘画 。
江上越是日本战后崛起的第三代当代艺术家之一 , 她的创作探讨交流中的障碍 , 并以音频录音、影像和绘画等形式对肖像艺术进行表达 。 艺术家意识到“语言是只能被感知、却不能被解释的” , 而“人与人的交流 , 不是为了更接近彼此 , 却是为了度量他们之间的距离” 。

贝尔·胡克斯|一周艺术人物|威双再迎女策展人,女性主义思想家胡克斯辞世
本文图片

江上越作品
脸庞揭开了一个人不完整的、暂时的面纱 。 它不是为了某个个体而存在 , 而是为了许多个他者 。 每一张脸庞都有着无声的语言 , 但脸庞也是身体上最有活力、最敏感的部位 。 江上越聚焦于对脸庞的创作 , 希望处理每一个波动的、不稳定的、变化着的状态 。
在抽象和具象之间 , 艺术家用线条打破了写实 , 水平线条和色彩带组合起来 , 重新组合成一个人的形象 。 她在模糊的肖像画中制造一个“故障” , 一片视觉的白噪音 。 它们就像计算机生成的图像一样 , 受到了像素变质的影响 , 这就像语言性的理解一般被加密 。 每个时代都根据其所掌握的技术和意识形态塑造着身体、心理过程和集体个性 。 在我们当下的时代 , 脸庞已经进入一个不断变动、流通和重复的经济链条中 。 它成为一种自我认同的象征和个性解放的源头 , 但同时也自愿服从于各种社会规则 。 (文/高丹)
上海 | 艺术家何其沃
美术馆中“恭喜发财” , 关注当代年轻人的身份流动与乡愁
上周末 , 艺术家何其沃及其团队二高在上海明当代美术馆进行了《恭喜发财N+》的上海首展和工作坊活动 。 “恭喜发财”系列是何其沃及团队近几年关于乡愁(nostalgia)议题的探索 , 包括流动性(Fluidity)、土酷的戏仿(Parody)、城乡结合部的文化杂合(Hybridity)和低科技的技术文化(Techno-Culture) 。 目前包含剧场作品《恭喜发财》 , 舞蹈影像《恭喜发财N+》 , 独立策展单元《是日例牌》 。
何其沃出生于广东阳江 , 以舞蹈、影像及装置等作为多元媒介的舞者/编导 , 其作品坚持以身体做为审视焦点和主要介质 , 以多元的创作方式 , 荒诞且严肃地阐释中国社会和文化中身份与性/别等诸多现象 , 近期作品关注中国社会中不断迁徙的新城市移民 , 流动的人文景观以及错置的人造景观 。 2019年 , 何其沃获选瑞士文化基金会驻地艺术家 , 2020年获选日本AIT、广东时代美术馆及Bethel House联合驻地艺术家 。 “我一直在思考 , 究竟使用什么样的工作方式建立艺术与社会 , 甚至更广泛的连接和关系 , 而舞蹈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沟通语言?我期待这些生活实践返回到个体经验与创作实践中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