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友亮|民间故事:妹妹女扮男装,与男子相处六年,姐姐用香灰验明童子身( 二 )


货物刚卖出去一部分 , 正当父女俩憧憬着卖完货物后发财的美梦时 , 不幸再次降临这个家庭 , 崔友亮也生了急病 , 和当年妻子生的病差不多 。 如果放在现在 , 这种病应该不会太难 , 可是那个时候医疗较为落后 , 连汴京也没有能够治好这种病的大夫 。

崔友亮|民间故事:妹妹女扮男装,与男子相处六年,姐姐用香灰验明童子身
本文图片

最后 , 崔友亮带着对女儿的不舍溘然长逝 , 崔春莺哭得伤心欲绝 。 然而 , 事已至此 , 只伤心解决不了问题 。 崔春莺抹去眼泪 , 用父亲做生意的钱买了一口棺材 , 寄放到汴京的一所寺庙 。
崔春莺原本想回家投靠姐姐 , 可是一来她想到父亲的香料还有许多 , 放弃了十分可惜;二来春莺也不想寄人篱下 , 与姐姐、姐夫朝夕相处毕竟不方便 。 于是 , 崔春莺决定继续女扮男装 , 留在汴京做生意 。 幸亏以前父亲带她出去过几次 , 在客栈的时候也经常谈论香料生意 , 因此春莺得以继续卖香料 。
平日里虽然有人调侃她声音柔软似女子 , 崔春莺却经常拿“男子有女相更容易成大器”之类的话掩饰 。 后来 , 人都知道崔春莺做生意厚道 , 跟她做生意更看重的是利润 , 因此也就没人在意她的声音了 。

崔友亮|民间故事:妹妹女扮男装,与男子相处六年,姐姐用香灰验明童子身
本文图片

就这样过了一年 , 有一天 , 崔春莺从外面回来 , 正好看见客栈里来了一位白净的公子 , 相貌英俊 , 仪表堂堂 , 也带着不少香料 。 崔春莺只觉得公子长得帅气 , 没有想其他的 , 可是当她听到公子说话带着浓浓的齐州口音时 , 忍不住用家乡话问了他一句:“齐州府的老乡?”
公子听到这里愣了一下 , 发现是老乡 , 于是很开心地聊了起来 。 交谈中得知 , 公子的确是齐州府人氏 , 名叫宋尚德 , 也是专程赶到汴京城来做香料生意的 。 别看两个人是同行 , 可有时候同行不一定是冤家 , 因为还有几句话 , 叫“出门靠朋友” 。 见宋尚德老实可靠 , 崔春莺决定和他继续交流一下 , 于是专门请他吃饭 。
吃饭的时候 , 崔春莺用化名自我介绍说:“我叫潘志气 , 也是齐州府人氏 。 一年前与叔父一起来做香料生意 , 可是货物才卖出去一部分 , 叔父便不幸染病去世 。 我只好留下 , 将叔父的灵柩停放在寺庙 , 打算卖完货物再返回家乡 。 ”
宋尚德忍不住唏嘘感慨一番 , 好心安慰崔春莺 , 而崔春莺愈发觉得宋尚德本性善良 , 而且心眼很直 , 于是心里在盘算着 , 这一年自己在汴京城虽说赚了点钱 , 然而毕竟势单力薄 。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人品可靠的老乡 , 倒不如合起伙来做生意 。

崔友亮|民间故事:妹妹女扮男装,与男子相处六年,姐姐用香灰验明童子身
本文图片

崔春莺把这个想法和宋尚德说了 , 宋尚德十分高兴 。 宋尚德是第一次来汴京城 , 谈话之中感到崔春莺也是个实在人 , 当然他并不知道崔春莺是个女子 , 只是觉得刚来便能够得到一个老乡指点 , 也是自己的幸运 。 两个人论了年龄 , 宋尚德大崔春莺四岁 , 于是结拜为兄弟 。
起初 , 两个人各自住着一个房间 , 经常一起上街谈论生意 。 就这样过了三个月 , 两个人愈发投机 , 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 , 有的时候就是如此奇怪 , 有的人天生就和另一些人志气相投 , 可是有些人和另一些人就是天生不投缘 。 崔春莺和宋尚德便属于前一种 , 两个人在一起合伙做生意非常合适 。
再后来 , 宋尚德和崔春莺感觉从中间商那里进货利润太低 , 于是两个人长途跋涉 , 一起去了一趟当时香料的原产地福建路 。 途中 , 两个人食则同桌 , 寝则同室 。 崔春莺睡觉的时候只脱外套 , 里面的衣服基本不脱 。 宋尚德问过崔春莺:“潘弟 , 你为何睡觉不脱衣服呀?”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