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做事的5个底层逻辑( 三 )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 , 就十分懂得分清场合 。
即便是遇到员工做错事 , 他也不会不分场合怒气冲冲地批评 。
相反 , 他会选择合适的地点 , 将批评的理由 , 一一耐心讲给员工听 。
批评完后 , 他还一定会面带微笑地加上一句勉励的话:“听明白了吧 , 今后一定要努力啊!”
正因为此 , 很多员工接受他的批评后 , 不但不会怨愤 , 还会诚恳地告诉他:
“就是因为您的微笑 , 挨批时的抵触、尴尬、怨恨全部烟消云散 。 ”
“人的一切烦恼 , 都源于人际关系 。 ”
凡事看场合 , 看似是说话办事的细节问题 , 其实背后是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 。
别在不该说的时候瞎说话 , 也别在不该沉默的时候瞎沉默 。
学会根据场合 , 转换言谈举止 , 才能更快地融入到社交环境中 , 营造更舒适的社交圈 。
正如那句话所说:
“好的社会(人际)关系 , 才是让我们保持幸福的秘诀 。 ”
说得正是如此 。

高手做事的5个底层逻辑
文章图片

高手做事的5个底层逻辑
文章图片
在正确的位置做事:不逾矩 , 不越位 , 摆正自己的位置前几天 , 22岁女孩孟羽童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 。
作为名校学霸 , 她通过《初入职场的我们》栏目 , 成为格力总裁董明珠的秘书 。
董明珠对她十分欣赏 , 甚至在公开场合称赞:
“我希望她能在我身边 , 我要把她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 。 ”
面对网友的热议 , 孟羽童并没有因此而自我膨胀 , 而是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应当履行的职责 。
在微博上 , 她如此作出回应:
“遇到这样的机会只能说很幸运 , 我只是一个普通女孩和打工人 , 我知道自己有很多的不足 , 非常感谢大家给我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 ”
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 ,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则 , 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 。
我们能做的 , 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 , 不逾矩 , 不过线 , 安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 让每一个运行环节都能高效运转 , 才能让各项事物进展的有条不紊 。
就像球场上 , 每一个球员都有自己的定位 , 有合理的分工 , 有的负责进球 , 有的负责防守 。
当大家彼此配合默契 , 就能顺利得分 。
反之 , 倘若动不动就搞越位、坏规矩 , 就容易破坏分工的有序性 , 最终往往“欲速则不达” 。
只有摆正位置 , 尽职尽责 , 才能少走人生的弯路 。

在书籍《稀缺》中 , 经济学家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和认知博士埃尔德·莎菲尔 , 从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双重角度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人生真谛:
我们之所以陷入贫穷和忙碌 , 最关键的在于我们不懂得合理安排人生节奏 。
只有改变心态 , 才是逃离这个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
对于任何人来说 , 倘若只知埋头赶路 , 而不抬头看看方向 , 很容易迷失 , 陷入“恶性循环”的陷阱 。
真正的高手 , 不会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 浪费在不必要的事物上 , 而是会专注做好“正确的事情” 。
当懂得选对时机 , 用对方法 , 与优秀者同行 , 看场合办事 , 始终不越位、不逾矩、做到位 , 就能让人舒心、放心、宽心 , 从而更快实现自我成长 。
成为高手 , 非一日可行 , 一蹴而就 。
只有持之以恒 , 日益精进 , 才能让“做正确的事”成为植入我们潜意识的一种习惯 , 共同点亮我们的人生之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