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裸捐3568万,她才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女明星!
两年前 , 因为一笔巨额捐款 , 叶嘉莹先生头一回走进了公众视野 。
这位96岁高龄的诗词大家 , 一生节俭、低调 , 晚年将全部积蓄都捐给了南开大学 , 用以推动诗词教育 。
但她特别不愿意谈这个 。 央视《面对面》栏目采访她 , 主持人董倩开口便问捐款的事 , 叶嘉莹很失望:
“我本来要跟你讲学问 , 看样子你对于学问没有兴趣 。 ”
文章图片
常有人言 , 当今谈诗词 , 世上再无第二人能与叶嘉莹先生相比 。
她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 , 德高望重 , 也是众多世界名校的客座教授 , 桃李满天下 , 白先勇、席慕蓉都是她的学生 。
许多人尊称她为 , 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 董卿也要恭敬地唤她一声 , “先生” 。
而诗词之外 , 她青年丧母 , 婚姻悲剧 , 中年入狱 , 老年痛失爱女 。 一生九十余载 , 大半在颠沛流离中度过 。
回望这多艰的一生 ,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动情地说:
叶嘉莹与诗词的缘分 , 从出生起便注定了 。
1924年 , 民国十三年 。 盛夏的北京 , 后海荷花开得正浓 , 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富贵人家 。
文章图片
叶家是叶赫那拉氏的后裔 , 和慈禧太后同姓 , 与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同宗 。
叶嘉莹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朝廷高官 。 父亲早年毕业于北大英文系 , 就职于国民政府航空署 , 母亲是一所女子学校的老师 。
叶嘉莹的童年 , 是在念诗写字中度过的 。
做中医的伯父是她的启蒙老师 。 伯父熟知诗词典故 , 一有空就给小侄女讲故事 。
每到年关 , 伯父就差遣叶嘉莹骑自行车给亲戚们拜年 , 还给她布置了一项任务 , 看看哪家的春联好 , 回来谈谈心得体会 。
即使童年天天被关在深宅大院里读诗书 , 但窗边的竹、阶下的菊、花尖的蝶、墙角的虫 , 都是她的写作素材 。
而且她记忆力超常 , 纳兰性德的《饮水词》 , 几乎过目成诵 。
文章图片
【96岁,裸捐3568万,她才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女明星!】中学时期的叶嘉莹
整个中学时代 , 叶嘉莹都是学霸 , 年年拿第一 。
漂亮又有才华的女孩 , 放在哪个年代 , 都追求者众 。 但叶嘉莹却因沉迷诗词 , 从未谈过恋爱 。
提到感情经历 , 她大笑 , “我从没有交过男朋友 , 除了我这人很死板不说 , 别人给我写信 , 我也不回复 , 因为我不感兴趣 。 ”
文章图片
表兄曾代表全班被冷落的男生 , 送给叶嘉莹一句评语 , “黜陟不知 , 理乱不闻 , 自赏孤芳 , 我行我素” 。
高中毕业后 , 叶嘉莹顺利考取了位于北京恭王府的辅仁大学国文系 。
在这里 , 她遇到了她的恩师 , 古典文学大家 , 顾随 。
每每提到顾随 , 叶嘉莹都难掩欣赏崇拜之情 , “自从上过先生的课 , 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 , 蓦见门窗之开启 , 睹明朗之天光 , 辨万物之形态 。 ”
顾随上课没有讲义 , 在黑板上写几个字 , 就开始上天入地 , 随性发挥 。 而叶嘉莹做笔记时 , 也心追手写 , 凡是老师说过的话 , 都要记下来 。
几十年后 , 她的学长还调侃她:“记笔记像录音机一样 , 一个字不落 。 ”
叶嘉莹每有作品 , 先给老师批阅 。 顾随将她的作品送去发表 , 署笔名“迦陵” , 意为佛经中的一种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中国最后一位贵族,丧夫丧女裸捐“巨额”资产,今天是她离世的日子......
- 台湾 96岁台湾老兵想回大陆,给亲侄子打电话:我没钱,你愿意养我吗?
- 未婚 96岁一生未婚的老人问侄子:没钱你还养我吗?
- 时间是良药 时间是良药:96岁高龄的在职药剂师荣子,告诫世人的人生经验
- 从新四军战士到自闭症孩子最爱的“曹爷爷”,96岁曹鹏登台再奏生命强音
- 飞机上邂逅一96岁老太太,独自旅行,她的故事让我终身受益!
- 绾绾说情感|96岁老人坦言:不合群,才是晚年健康长寿的法宝
- 瑜伽|96岁老太太打破世界纪录,坚持瑜伽70年
- 纸鸢情感屋|96岁母亲过户房子给3个女儿,二女儿没份,怀疑母亲与姐妹合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