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15年到40年到手退休金差别有多大,40岁之前和40岁之后,同样交够15年社保,最后享受的待遇有没有区别( 五 )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由各省市自行确定,一般都有一个过渡性系数来调节各地的经济 社会 发展情况,从1%~1.4%不等 。过渡性养老金 , 一般跟社平工资和平均缴费指数挂钩 。
山东省过渡性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缴费指数。
①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 社会 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社平工资、缴费年限大家都好理解,最主要的是平均缴费指数 。
缴费指数 ,等于参保缴费当年所有实际缴费月份的月缴费基数之和÷参保缴费当年的上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 。这个社平工资要跟计算基础养老金的社平工资,是一个口径的 。
举个例子,如果某一年一个人以缴费基数是3000元,缴纳了6个月的社保,当年的上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是60000元(5000元×12),那么当年缴费指数就等于3000元×6÷6万元 , 结果是0.3,当年的缴费年限也是0.5年 。
所有缴费指数之和除以缴费年限,就是平均缴费指数了 。
缴费指数, 有的地方会计算视同缴费指数,有的地方没有视同缴费指数,只按照实际缴费指数计算 。一般来说机关事业单位会按照级别计算视同缴费指数,企业人员大家身份都一样,一般没有视同缴费指数的 。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能够始终按照100%的社平缴费基数缴费,平均缴费指数最终是1 。
这种情况下,养老保险缴费35年和40年养老金差距,就能达到5%的退休上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 。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我国个人账户制度一般是1995~1997年建立起来的 , 也就是说工龄35年到40年的人群,如果没有养老保险缴费中断的话,大家都是从个人账户建立之初开始参保缴费的 。对于同一个人, 个人账户的余额不会有差别 , 退休年龄也不会有差别 ,也就是说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不会有差别 。
③过渡性养老金, 工龄越长一般视同缴费年限或者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年限更长 。如果说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差5年,平均缴费指数是1的话,依照山东省的养老金计算公式 , 过渡性养老金会相差6.5%的退休上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 。
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合计,相差11.5%的社平工资 。按照山东省最近公布的2019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待遇基数,每月6260.42元计算,差不多每月养老金相差720元 。
当然 , 这并不是结束 。退休以后,养老金还会年年增加,比如说,既有按比例增加 , 也有按缴费年限增加 。养老金差距每年都会增加二三十元以上 。所以,不要小看工龄35年和40年的差距 , 养老金差距确实很大的 。
工龄不满40年,那么30年也算是不满40年,20年也算是不满40年 。而满40年以上,41年也算,45年也算 。
在同等条件下,如果缴费年限差得越大,养老金的差距也是越大的 。
一个缴费年限40年的人如果退休后养老金是6000元,那么缴费年限30年的人只有他的3/4,也就是4500元左右;缴费年限20年的人只有他的1/2,也就是3000元左右 。
而同等条件,这里主要是指 本省上年度社平工资以及本人缴费基数。
社平工资主要取决于所在省份,经济发达的省份正常社平工资是会更高的,那么养老金水平也会更高 。而对于同个省份同个年度退休的人员,本省上年度的社平工资是一样的 。
而本人缴费基数 , 对于在职职工来说,一般就是应发的工资金额 。缴费基数越高 ,那么对于社保基金的贡献就越大,同时进入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也越多,退休以后的养老金也自然更高。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