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术对修身养性,有其一番道理 。董奉修得道术后,青春长留,驻颜不变 。据说有一个在侯官出生的少年,第一次见到董奉时 , 董奉已是四十出头的人,五十年后,此人回侯官探亲 , 看见许多当年的邻居朋友,都已经老的老,死的死 , 唯有董奉的颜貌一如往日,没有一点变化,心中很奇怪 , 就问董奉:“当初我看到先生是中年人,而今我已满头白发,您却仍然健壮如中年 , 先生是否得道?”董奉回答: “偶然耳” 。长生不老,乃是历代许多帝王、权贵们梦寐以求的事,但如白居易的诗所说:“又无大药驻朱颜” 。因此,前来寻求“长生不老”的“仙药”和“法术”的人,日益增多,搅得董奉终日不能安宁 , 于是,他便离开家乡,周游天下 , 以医术济世救人 。
他经过交州(现今广西),刺史士燮罹中毒性休克,厥亡三日,经董奉救治,死而复生,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江南 。士燮全家万分感激 , 特地在府邸的旁边建造了一座高楼,供董奉居住,一日三餐均亲自侍奉 。一年后 , 董奉谢绝了士燮的盛情挽留,离开交州北上 。
途经钟离(今安徽凤阳)时,他看到当地人民由于三国争战而贫病交加,十分同情 , 便在凤凰山之南六十里的一个贫困的小山坡上居住下来 。他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把江南种植果木的农业技术知识传播给钟离农民,鼓励人们在荒山坡上种植杏树以救荒致富 , 可惜很多人对这位悬壶治病的“游医郎中” , 提倡的种杏致富的意义持怀疑态度,并不实行 。于是,董奉定下了一奇特的规章:看病不收费用,但重病者病痊愈后 , 要在他居住的山坡上种植杏树五株;病轻者,种一株 。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远近患者纷纷前来求治 , 数年之间就种植了万余株杏树,成为一遍杏林 。杏子成熟时,董奉写了一张告示,规定:来买杏的人,不必通报,只要留下一斗谷子 , 就自行摘一斗杏去 。他把杏子交换来的谷,用以救济贫民 。据说,每年有二、三万贫病交加的人,受到董奉的救济 。《寰宇记》云:“钟离县杏山,吴时董奉居于此,为人治病,惟令种杏五株,数年,杏至万株 。”《凤阳县志》也载有,“杏山在府治南六十里,吴时董奉种杏于居,不数年,在他的住处又种植了十多万株杏树,至今在庐山还留有杏林遗迹 。
后来人们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 , 以纪念董奉 。
董奉去世后,“杏林”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明代名医郭东就模仿董奉 , 居山下,种杏千余株 。苏州的郑钦谕,庭院也设杏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 。元代的书画家赵孟\病危,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 。后来 , 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 , 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句来形容 。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 。“杏林”,已成为医界的别称 。有关“杏林”的佳话 , 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医家激励、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医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 , “杏林”也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 。
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 。故址在今安徽省凤阳县境 。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 , 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根据董奉的传说 , 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 。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麻婆豆腐起源于哪个省,麻婆豆腐是哪里的?
- 2022年6月乔迁新居黄道吉日
-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哪里-,埃及文明产生于哪个流域
- 韩姓起源,韩姓的由来
- 长江起源,长江起源于哪里
- 机械表动力来源什么,电子表的动力室电池中的电能,那么从广义来说,机械表的动力最终来源于
- 三和是哪里,三和会起源于哪里,最早是谁创建的
- 龙卷风发源于哪里 为什么内陆城市会出现龙卷风
- 足球起源于哪个国家,足球起源于哪个国家?
- 杀青是什么意思,杀青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