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是什么,什么是磁盘、软盘、硬盘?( 三 )


温度过高将影响薄膜式磁头的数据读取灵敏度,会使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 , 还会造成硬盘电路元件失灵,磁介质也会因热胀效应而造成记录错误 。
温度过高不适宜 , 过低的温度也会影响硬盘的工作 。所以在空调房内也应注意不要把空调的温度降得太多,这样会产生水蒸气 , 损毁硬盘 。一般,室温保持在20~25℃为宜 。接下来我们谈谈使用过程中硬盘的问题 。
很多朋友在使用电脑是都没有养成好习惯 , 用完电脑,关机时还没有等电脑完全关机就拔掉了电源,还有人在用完电脑时直接关上开关,硬盘此时还没有复位,所以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还在闪烁 , 只有当硬盘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结束读写后方可关闭计算机的电源开关,养成用电脑的好习惯 。
有的朋友十分注意硬盘的保养,但是由于操作不得当,也会对硬盘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
一些人看到报刊上讲要定期整理硬盘上的信息,而他就没有体会到定期二字,每天用完电脑后都整理一便硬盘,认为这样可以提高速度,但他不知这样便加大了了硬盘的使用率 , 久而久之硬盘不但达不到效果,使得其反 。
当然,如果您的硬盘长期不整理也是不行的,如果碎片积累了很多的话,那么我们日后在访问某个文件时,硬盘可能会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读取该文件,不但访问效率下降,而且还有可能损坏磁道 。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还不止这些 。
还有就是有些朋友复制文件的时候,总是一次复制好几个文件,而换来的是硬盘的惨叫 。要“定期”对硬盘进行杀毒 , 比如CIH会破坏硬盘的分区表,导致你的宝贵“财富”丢失 。不要使用系统工具中的硬盘压缩技术,现在的硬盘非常大了,没有必要去节省那点硬盘空间,何况这样带来的是硬盘的读写数据大大地减慢了,同时也不知不觉影响了硬盘的寿命 。
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使用电脑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 它会直接影响到电脑甚至硬盘的寿命 。慢慢养成习惯 , 这样才能保证您的电脑长时间为您效力 。
物理结构
1、磁头
磁头是硬盘中最昂贵的部件,也是硬盘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环 。传统的磁头是读写合一的电磁感应式磁头,但是,硬盘的读、写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操作,为此,这种二合一磁头在设计时必须要同时兼顾到读/写两种特性,从而造成了硬盘设计上的局限 。而MR磁头(Magnetoresistive heads),即磁阻磁头 , 采用的是分离式的磁头结构:写入磁头仍采用传统的磁感应磁头(MR磁头不能进行写操作),读取磁头则采用新型的MR磁头,即所谓的感应写、磁阻读 。这样 , 在设计时就可以针对两者的不同特性分别进行优化,以得到最好的读/写性能 。另外,MR磁头是通过阻值变化而不是电流变化去感应信号幅度,因而对信号变化相当敏感,读取数据的准确性也相应提高 。而且由于读取的信号幅度与磁道宽度无关,故磁道可以做得很窄,从而提高了盘片密度,达到200MB/英寸2,而使用传统的磁头只能达到20MB/英寸2,这也是MR磁头被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原因 。目前,MR磁头已得到广泛应用,而采用多层结构和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制作的GMR磁头(Giant Magnetoresistive heads)也逐渐普及 。
2、磁道
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 , 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 。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 。相邻磁道之间并不是紧挨着的,这是因为磁化单元相隔太近时磁性会相互产生影响,同时也为磁头的读写带来困难 。一张1.44MB的3.5英寸软盘,一面有80个磁道 , 而硬盘上的磁道密度则远远大于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万个磁道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