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是什么节,寒衣节是什么( 三 )


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 。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 , 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 , 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在祭祀时 , 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
寒衣节的习俗有哪些
北京
【寒衣节是什么节,寒衣节是什么】 “十月一,送寒衣”这句老话最早就来源于老北京,大概在明朝的时候,老百姓们就有送寒衣的习俗了,每年天气逐渐变冷的时候,人们都会穿上保暖的衣服,而这个时候也应该为死去的亲人们送去寒衣了 。因此,每年的十月初一,人们都会用纸糊制成寒衣,在寒衣包袱上写上名字和地址,为死去的亲人焚烧 。
南京
南京的人们在十月初一这一天,将各种颜色的纸糊成衣服、鞋帽等 , 并且装在一个红色的纸袋里,写上死去的亲人的名字和身份,晚上把红色的纸袋供上祭奠一番,然后再焚烧,以此来表示对亲人的记挂 , 保佑亲人 。有的人们还会用收获的粮食做一些羹来让亲人们尝新 。
洛阳
在洛阳有一句古话:“十月一,油唧唧”,这句话是说,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这一天,人们会炸一些食物 , 包饺子,用这些食品来供奉祖先,由于这些食物比较肥腻,因此会弄得“油唧唧” 。在洛阳,部分地区的人们不去坟头烧寒衣 , 而是在家门口或者十字路口的地方烧寒衣 。在十月初一这天的傍晚,在天快黑的时候,人们会抓一把土,在家门口撒成一个圆圈状,然后焚烧寒衣来祭奠祖先 。一些热心的人们还会到十字路口,为没有后人的死者焚烧送去寒衣 。
山东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山东人为死去的亲人上坟的日子,他们会将自己秋收的物品为死去的亲人供上,向祖先报告一年的丰收成果 。除了这些之外,他们也会用彩纸剪成衣服,为祖先焚烧,表示“十月一,上坟烧寒衣”的意思,为死去的亲人送去过冬的衣服 。在山东的淄川地区,他们除了上坟祭祖之外,在傍晚还会到野外的路口 , 为那些没有后人的死者添送寒衣 。
山西
在晋南地区,人们习惯用五色纸做成衣服,然后在纸里加上棉花 , 意思是说为去世的亲人做一些棉衣、棉被,也好让他们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而在晋北地区,人们讲究用五色纸做成衣、帽、鞋、被等各种御寒物品 , 有的人们还会用纸做一套房屋,有门有窗,为死者焚烧,非常精致美观 。
寒衣节的由来
源于先秦迎冬礼仪
又有人认为寒衣节是从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 。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 。这一天 , 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 。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 。
不过这种观点只能停留在推论上,因为有关民间于十月初一“烧献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记载,直到宋代才出现于文人的风土记述中,如果说寒衣节是先秦时就形成的,那就很难对这么长一段时间内的记录空白作出合理解释 。所以 , 也有人推断寒衣节俗的形成不会早于宋代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